首页 > 国际财经 > 德国 >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5)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5)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5月29日11:07分类:德国

核心提示:德国马克和日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的比较让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择有了另一种思考:简单的解除资本管制和实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并不能构成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可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强大的工业竞争力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全球产业链和商品交易网络的控制,也就是“工业型”的货币国际化之路,才是大国,特别是后起的大国更应选择的途径。工业竞争力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德国强大工业力量的源泉:实业立国的理念和传统

支撑马克成为国际货币的强大工业力量并非始于战后德国重建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而是要追溯到18世纪中期,特别是19世纪中期以来德意志地区诸邦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德国工业力量的中坚——1000多家的“隐形冠军”为例,他们中很多都是“百年老店”, 许多企业创建于1750-1870年间,在这之后的1871-1918年和1946-1973年是这些“隐形冠军”们的两次创建高峰,许多企业都诞生于这两个时期。并非巧合,历史上这两个时期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前一个时期德国工业超过英国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而在后一个时期德国工业又一次超过英国,并且德国马克取代英镑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德国人对工业制造业具有一份特殊的执着和坚守。无论是面对上个世纪70、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中金融业所展现出的惊人的获取巨额利润的能力,还是世纪之交“新经济”的繁荣所引发的“去工业化”浪潮和对信息技术的空前追捧,德国并不为之所动,仍然专注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如图1所示,时至今日德国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仍然高于其他的欧洲主要国家,也高与欧盟的平均水平。德国完整、高端的现代工业体系不仅让德国经济在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一枝独秀”,也让“德国模式”再次受到世人瞩目。

 

图1:2011年欧盟主要国家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百分比

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Pressemitteilungvom 2. November 2012381/12.

那么为何百年来德国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对工业制造业的“专注”呢?答案就是近代以来德意志民族在追求国家统一与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在周围列强林立、大国争雄的险恶地缘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实业立国”的理念与传统。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前半叶的德国经济学李斯特(Friedrich Liszt)是这一理念最好的阐释者。他认为工业是内外贸易、航海业和有所改进的农业的基础,从而又是文明和政治权力的基础。而且工业力量促进科学、艺术和政治的发达,增加人民的福利、人口、国库收入和国家权力,使它到地球各地去伸展通商关系,建设殖民地,培养渔业、航海业和海军。只有通过工业力量才能使国内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不仅如此,如果某个国家能垄断世界的全部工业力量,而使其他国家仅仅生产农产品和原料,只允许他们经营最小限度的地方工业,如果它能够如此压迫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必然要成为全世界的统治者。这样,无论在什么意义上,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工业力量”的发展程度如何,都决定整个生产力的程度,左右整个经济力量的程度,并且是决定政治力量程度和文化程度的关键。在李斯特看来,流行于当时欧洲的亚当·斯密学说过度地重视了“分工”的重要性,进而把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交易”,以及由此所推演出来的“自由贸易”作为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他认为斯密忽视了“生产力”这一概念,因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

很多人提到李斯特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这实际上只是看到了表象,李斯特学说中最为核心也是最具学术价值的是其“生产力”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是由四个部分构成:(1)个人的生产力;(2)自然的生产力;(3)社会的生产力;(4)物质的生产力。其中“物质的生产力”最为重要,而“物质的生产力”中的“工业力量”又在全部生产力中占有基础地位,对“国家生产力”来说是核心,是推动它的“原动力”。因为个人的、自然的、社会的、以及其他物质的生产力无法进行自我扩展,只有工业力量的发展才全面地调动、配置和升级其他部门的生产力。比如在工业与“个人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上,工业有利于国民智力的发展,在纯农业国里,新发明和改进并没有多大价值,无法为国民从事这类活动提供激励,而在工业国,要想获得财富和地位,最便捷的一条路莫过于发明和发现,这让有才能的人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使个人的生产力得到释放。同时,工业的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社会制度朝着更好的方向变迁,使其更具“生产性”,释法社会制度所具有的“生产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李斯特认为,哪里有工业,哪里就会使人们的胸襟宽大,使牧师转变为人民教师,转变为学者。民族语言与文学修养,艺术的创造,内政制度的改善,总是与工商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对于自然资源和其他经济部门而言,工业更是一个强大的生产要素配置者和组织者,可以使无数的自然资源和天然力量转化为生产资本,同时为建立国内统一市场提供支撑。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实质上是将工业作为一个国家财富创造能力的根基与源泉,认为“后进国家”只有建立起本国独立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才有可能赶超其他的发达工业国。从这一逻辑出发得出“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免受外国冲击的政策取向也是自然而然的。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集中地阐述了他的这一“实业立国”的思想,其落脚点就是希望当时还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德意志诸邦国避免沦为其他发达国家倾销其廉价工业品的销售市场,通过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走向富强,李斯特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成功实现其“赶超战略”,最终具备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的能力。

李斯特理论中所包含的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使得许多德意志邦国逐渐接受了他的“实业立国”的理念,统治者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来推动和奖励本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并且成效显著,进入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工业制成品开始进入包括英国在内的广大海外市场,但这一时期的德国产品大多是模仿英国,有的德国制造商甚至干脆直接将当时知名的英国产品的商标印在自己的产品上。虽然这时的德国产品质量较次,但因低廉的价格使其在英国广受欢迎。为了打击海外的仿制品,保护英国工商业者的利益,英国议会1887年8月23日通过了歧视性的商标法案,规定所有外国进口产品必须标明其原产地,这主要针对德国。法案要求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德国制造”这一新名词从此诞生。英国本想借此让“德国制造”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这样本国消费者就自动抵制德国货。但结果恰恰相反,商标法案让“德国制造”在英国突然名声大噪,英国政治家打击德国产品的行动反而让“德国制造”变得引人注目,因为英国人第一次发现他们原以为是“英国制造”的产品原来都是“德国制造”,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德国制造”密不可分。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德国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至此,“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并且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时至今日,汽车、机械、化工、钢铁与金属加工以及电气这五大行业仍然是德国工业力量的核心,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如图2所示,这五大行业的出口占到了德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这五大行业在出口中的优势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德国人对工业制造业的“专注”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也是德国工业产品的大客户,德国管理学家西蒙就经典地概括道:“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是德国公司正在制造‘世界工厂’。”正是这种制造“世界工厂”的能力,使得德国马克有机会登上国际货币体系这一金字塔的顶端。

[责任编辑:赵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