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德国 >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2)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5月29日11:07分类:德国

核心提示:德国马克和日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的比较让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择有了另一种思考:简单的解除资本管制和实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并不能构成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可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强大的工业竞争力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全球产业链和商品交易网络的控制,也就是“工业型”的货币国际化之路,才是大国,特别是后起的大国更应选择的途径。工业竞争力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工业竞争力支撑德国马克的国际化

传统观点大多将马克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归结为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及德国央行近乎偏执地追求物价稳定的唯一货币政策目标,这让德国马克币值长期稳定,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强的购买力,从而让市场出于保值的考虑对德国马克产生了需求。这一观点的广泛传播不仅让德国央行在公众心中牢牢树立起了“马克保护者”的形象,甚至在全世界创造出了一个“德国央行的神话”,德国央行的运作模式和货币政策受到全世界央行的追捧。这一解释是有道理的,但是仍然未触及到深层次的原因,因为一国货币币值的稳定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治意愿和政策手段,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国际收支状况,如果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单靠央行的货币政策很难保持货币的稳定;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币值的稳定与否也不能完全决定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战后美元的长期走势虽然一直是贬值,但是美元的国际地位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被撼动。此外,德国央行的政治独立性其实也没有像学术界所认为的那么绝对或者“神圣不可侵犯”,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往往是德国央行要向德国政府妥协,配合联邦政府的政策。

真正支撑起马克国际地位的,不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央行,而是德国的工业竞争力。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对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球各国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美国金融产品的巨大需求是美元保持其国际地位的微观基层;与美国不同,在德国马克崛起之时,德国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发达的、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支撑马克国际地位的是德国极具竞争力、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德国不仅长期保持全球“出口冠军”的地位,并且与其它贸易大国不同的是,德国出口产品的80%是以德国马克计价的,这个比例在工业国中是非常高的,这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市场对德国马克的真实需求,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德国制造”才是马克国际化真正的微观基础和稳固支点。

在目前关于货币国际化的讨论中,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是:货币国际化是一种金融现象,货币的国际使用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跨国资本流动。按照这一逻辑进行推导,不难得出结论:一国货币想要实现国际化,必须解除资本管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否则货币怎么能够“跨国”?但在现实中,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简单地拆掉篱笆,放松管制,一国货币的地位就会在国际经济中冉冉上升。出口的增加,甚至国力的提升,也不能自动地导致一国的货币更受欢迎。企业和金融机构这些微观个体,是建设货币国际化宏伟大厦的“工蚁”。纯粹金融层面的探讨实际上都缺乏对货币国际化“微观基础”的关注,仅仅是就“货币”论“货币”。而只有回到货币国际化现象产生的最初起点来观察货币国际化,才能更为深刻地了解其背后的具体机制,这也是德国马克国际化经验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启示。

假设在一个全球经济体系内,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排他性地使用本国货币,也就是“领土货币”阶段的“一个国家,一种货币”,没有任何国家的货币能够进入其他主权国家的政治疆域内流通。那么在这个初始阶段,具体通过何种机制和渠道,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够越过民族国家的政治疆界在其他国家流通?对这个“元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从单纯的金融视角转移到世界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中,探寻打破“一个国家,一种货币”这一初始阶段的原动力,其实这一原动力并不神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一章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就是“国际分工”。当然,斯密是从生产效率和财富增加的角度来论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并没有涉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同“领土货币”的相互支付与交换,但是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因为随着货物贸易而来的必然是对某种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需求。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由于其他国家产生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进而导致外国居民对本币的需求;这种货币需求的扩大和累积进而提升该种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发展成外汇市场的载体货币,甚至成为储备货币。也就是说,在初始阶段是一个国家制造的出口商品带动了本国货币的国际化。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个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出口商品带动本币国际化”这一机制将会越来越难发挥作用,因为其他国家生产的类似商品会削弱对本国商品的国际需求,也会让本国厂商在与他国买家谈判用哪一种货币支付时处于弱势地位,本国厂商要求用本币支付的议价能力将大为减弱;同时,一些重大事件所造成的外部冲击也会根本性地改变一个国家的支付习惯,比如二战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决定性影响。但是有一种情况则可以保证“出口商品带动本币国际化”这一机制持续有效:一个国家能够长期保持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为世界市场提供独一无二的商品,使得其他国家始终保持对本国产品的依赖性需求;另一方方面,又能够占据国际产业链的制高点,对初级阶段各种生产要素的采购汇集、中间环节的加工分包到制成品的最终销售这一整个产业链条保持控制力,那么该国企业不仅能够获取丰厚的利润,而且自身议价能力非常强,自然拥有选择计价和结算货币的权力,这正是德国高效和高端的工业制造业之于德国马克国际化的作用。

表1: 1980—1996年间主要工业国出口产品的计价货币选择

                          (数据为不同币种所占的百分比)

 

美元

德国马克

日元

英镑

法国法郎

意大利里拉

其他

1980年

美国

97.0

1.0

——

1.0

1.0

——

——

德国

7.2

82.3

——

1.4

2.8

1.3

4.8

日本

65.7

1.9

29.4

1.1

0.6

0.1

1.2

英国

17.0

3.0

0.1

76.0

2.0

0.5

2.4

法国

13.2

9.4

——

3.2

62.5

——

11.7

意大利

30.0

14.0

——

——

8.0

36.0

12.0

1992-1996年

美国

98.0

0.4

0.4

0.3

——

——

9.0

德国

9.8

76.4

0.6

2.4

2.8

——

8.0

日本

52.7

——

35.7

——

——

——

1.6

英国

22.0

5.0

0.7

62.0

3.5

1.7

5.1

法国

18.6

10.6

1.0

4.2

51.7

3.1

10.8

意大利

23.0

18.0

——

——

7.0

40.0

3.0

数据来源:George S.Tavlas, TheInternational Use of the Dollar:An Optimum Currency Area Perspective, The WorldEconomy, Volume20, Issue6,September 1997,pp.734-735.

表2: 1980—1996年间主要工业国进口产品的计价货币选择

(数据为不同币种所占的百分比)

 

美元

德国马克

日元

英镑

法国法郎

意大利里拉

其他

1980年

美国

85.0

4.1

1.0

1.5

1.0

1.0

6.9

德国

33.1

42.8

1.5

3.1

3.3

2.4

13.8

日本

93.1

1.4

2.4

0.9

0.9

0.2

1.1

英国

29.0

9.0

1.3

38.0

5.0

1.7

16.0

法国

33.1

12.8

0.1

3.8

34.1

3.0

13.1

意大利

45.0

14.0

0.5

3.2

9.0

18.0

10.4

1992-1996年

美国

88.8

3.2

3.1

——

——

——

4.9

德国

18.1

53.3

1.5

1.9

4.4

——

20.8

日本

70.4

2.8

22.5

——

——

——

4.3

英国

22.0

11.9

2.4

51.7

5.3

2.2

4.5

法国

23.1

10.1

1.0

2.9

48.4

3.7

10.8

意大利

28.0

13.0

——

——

8.0

37.0

14.0

数据来源:同上

[责任编辑:赵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