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德国 >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3)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成功(3)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5月29日11:07分类:德国

核心提示:德国马克和日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的比较让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择有了另一种思考:简单的解除资本管制和实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并不能构成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可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强大的工业竞争力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全球产业链和商品交易网络的控制,也就是“工业型”的货币国际化之路,才是大国,特别是后起的大国更应选择的途径。工业竞争力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与美国靠向全球输出大量金融产品来维持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巨额需求相对应,德国二战后在高端工业制成品领域的强劲出口逐渐在全球范围创造了一个对德国马克的基本需求。战后德国出口增长迅猛,长期保持着“出口冠军”的位置,其出口额占全球总额的10%左右,在德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中,汽车及其零配件、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钢铁和其他金属制成品以及电子电气设备这五大类产品超过了德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五大类产品可以说是“德国制造”的核心和集中代表。这些领域的德国企业往往能够占据国际贸易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在与国际买家的交易中可以凭借自己独一无二供应商的地位,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贸易条件,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对货币国际化而言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哪一种货币作为计价和支付手段?是德国马克还是国际买家的本国货币,亦或是第三国货币?

如表1所示,在20世纪80-90年代全球主要工业国中,德国出口产品的80%左右都是用马克计价,这一比例除了美国之外是最高的,“德国制造”为全球私人部门和公共机构对德国马克巨大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归功于德国的工业制造业,1955年德国的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以及化工行业的出口占德国出口总额的1/2,而北美的相应数值仅为1/3,其他欧洲大陆核心国家为1/4,日本为1/6。从1955年到1973年,德国国内生产值增长的1/4以上由这四大行业贡献,战后英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起初与德国别无二致,但是至1971年,德国各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纷纷扩大,而英国的市场占有率却在缩小,尤其在汽车与机械制造领域。并非巧合,当英国的工业制造业逐渐被德国全面赶超之时,英镑的国际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其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地位也逐渐被德国马克所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1972年的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德国马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1973年德国马克超过英镑,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

可以说德国强大的工业竞争力是德国马克能够在20世纪60-70年代因美元危机而动荡不断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崛起的坚实基础。德国工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两类内部治理结构完全不同的制造业企业。第一类是宝马、大众、西门子、巴斯夫等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公司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非常高,内部有着复杂的股权和治理结构,与国际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并且大多奉行多元化的产品战略,其生产链条不仅仅覆盖某一个行业,而是往往横跨多个行业。第二类是占德国企业总数95%以上的中小企业,他们的年营业额低于10亿欧元,产品单一,往往是家族企业,股权和组织结构简单,与金融市场关系疏离。但是创造了近70%的工作岗位,完成了德国40%的出口,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它们是德国工业真正的基石。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4月14日出版的一期刊物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德国为世界提供了什么》的文章,其中说到:欧洲央行,从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控制着欧洲的货币流通,而德国的倍福自动化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这家位于田园牧歌式的威斯特伐利亚州的企业则控制着银行。也许更准确地说,是它的设备在控制着银行的照明和通风。而倍福公司发明制造的其他器件还控制着米兰斯卡拉剧院的幕布和灯光。当然,更多的器件镶嵌在豪华游艇上,在拉斯维加斯酒店外舞动的喷泉里,在占中国一半数量的风力涡轮发电机里。2011年,倍福的销售额达到4.65亿欧元(6.08亿美元),它的出口超过其产量的一半,像倍福这样的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HiddenChampions)。“隐形冠军”这一概念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教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与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一次谈话中共同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德国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但是其出口规模却远远超过美国?他们发现,德国出口的成功不能简单地归功于德国的大公司,因为这些大公司与世界的其他大公司相比,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相反,这主要得益于德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

西蒙对这些德国中小企业进一步细分,制定出三项标准: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两名或者欧洲第一;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0亿美元(西蒙在后来将这一标准提高为40亿美元);社会知名度低。同时符合这三项标准的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根据西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做的统计,当时德国就已经拥有了500多家“隐形冠军”,他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基本都超过了50%,有些甚至达到了90%。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德国中小企业普遍不是以价格和数量取胜,他们的产品往往具有高度专业化、高质量和技术创新型的特点,不容易被模仿或者替代。如果从效率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德国的这些“隐形冠军”的表现要远超那些众所周知的大企业,这些“隐形冠军”中2/3的企业其产品居于世界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他们投入到研发方面的资金平均每年增长8.8%,这是那些大企业的两倍;每千名员工拥有的专利数量是大企业的5倍,但其花费在每项专利上的成本仅为大企业的20%,比如在2007年,符合西蒙标准的1127家“隐形冠军”的总收入是3674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德国30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且组成了国际知名的德国股票指数——DAX指数的企业收入总额的3倍。“隐形冠军”并非仅仅是一个德国所特有的现象,但是这些“隐性冠军”在德国的集中度却特别高,目前全球大约总共有2016家,其中有1174家是德国企业,超过了一半以上。

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德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展现出了十分强劲的全球竞争力,他们不仅出口高端的工业制成品,而是大多都是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利用自身产品竞争力的优势在全球范围整合生产资源,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支配和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中小企业与所有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特别是在对全球资源的分配和控制力上本质是一样的。与本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一道,这些国际化的中小企业所生产的各种“德国制造”以及围绕这些“德国制造”的全球产业链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交易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马克是绝对主导的支付清算手段。这就为马克巨大的国际需求奠定了基石。

[责任编辑:赵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