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其他国家 > 评:让“洋品牌”没法不厚道

评:让“洋品牌”没法不厚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3月14日16:29分类:其他国家

核心提示:最近,一些“洋品牌”的不厚道引起了中国公众广泛关注,这些不厚道之举给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制造”带来多重伤害,如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临近,中国的新消法也将进入执行期。

新华社记者韩冰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在出口到中国的国宝级特产中掺假、问题产品在全球召回却独忽略中国、一出事故就将责任推向“中国制造”……最近,一些“洋品牌”的不厚道引起了中国公众广泛关注。这些不厚道之举给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制造”带来多重伤害,有必要依法监督和追责。

然而,人们在责怪“洋品牌”不厚道的同时,不应忘记,这些现象同样暴露出很多中国自身的问题。把自己的漏洞补好了,才能让“洋品牌”的不厚道无处可施,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才能真正和国际接轨。

“洋品牌”们的不厚道大致可分这样几类:一是受暴利的诱惑以假乱真。比如新西兰国宝级特产品牌麦卢卡蜂蜜,由于一旦冠以“麦卢卡”之名,价格立刻飙升20多倍,这一品牌中“李鬼”猖獗。中国国家质检总局3月份公布的今年首批进口不合格产品名单,麦卢卡蜂蜜就因掺假赫然在列。

二是钻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漏洞”,规避本应承担的巨额损失。近年来,从东芝到索尼,从夏普到强生,众多跨国企业在问题产品召回时多次忽略中国,有的甚至态度强硬,毫无理亏之感。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根源之一,在于中国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和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不少产品的国家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给跨国企业“钻空子”提供了方便。

还有一类是利用人们对部分“中国制造”的“差评”印象,转移注意,推卸责任。比如日前,英国豪华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召回缺陷汽车时,将责任推向中国零件供应商造假。实际上,相关中国零件供应商只是一家规模很小的模具公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接过阿斯顿马丁的订单,也不具备制造豪华车零件的资质。阿斯顿马丁究竟是如何把关供应链,对产品是否进行质量测试,对于这些管理责任,阿斯顿马丁却闭口不谈。

不难看出,上述三类现象,除第一类主要是由于商家自律不严、来源国监管不善外,其他两种不厚道都和中国自身机制不够健全有关。假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召回制度完善,跨国企业的歧视性手法怎能得逞?假如不是“中国制造”曾给人留下“质量不过关”的印象,跨国企业又怎敢随意将“中国制造”当做“替罪羊”和“挡箭牌”?

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想保护好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仅依靠企业的道德自律万万不行。中国须进一步完善监督和追责机制,让“洋品牌”和“土品牌”都没有不厚道的机会和胆子,中国公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消费者至上”的待遇。“中国制造”只有用产品说话,早日在国际范围内重塑质量过硬的集体形象,才能有效避免被别人拿来说事的尴尬与不公。

如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临近,中国的新消法也将进入执行期。希望随着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洋品牌”和“土品牌”都能因为丧失不厚道的土壤而“厚道”起来。(完)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