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亚太其他 > 《瞭望》:中国红利托起世界经济(3)

《瞭望》:中国红利托起世界经济(3)

瞭望2013年09月09日08:25分类:亚太其他

艰难回升:G20峰会的全球经济背景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日本经济“跳跃式”增长,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高低不等。这就使各国首脑对该次峰会更加充满期待

文/姜跃春

9月5日至6日,第八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作为全球性经济合作论坛,经过几年的发展,该论坛已经成为各国领导人就国际间热点问题进行双边磋商的重要场所。本次会议东道主确定的议题以世界经济复苏和金融合作等相关经济问题为主。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迄今已有5年时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如何?是各国都关注的课题。

总体上看,全球经济在艰难中缓慢回升,美日欧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呈现多速分化格局。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日本经济“跳跃式”增长,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高低不等。这就使各国领导人对该次峰会更加充满期待。

发达经济体呈现多速分化格局

美国经济将温和复苏,未来发展有可能具有可持续性。美国经济2009年走出危机以来已经4年,期间经济增长未出现强劲反弹,也未出现二次衰退,而是走出缓慢复苏之路。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平稳复苏,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长2.0%,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折合成年率增长1.5%。尽管二季度增长速度有所下滑,当时许多预测机构认为不足为虑。它们预计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加速增长,其原因是增税和减支措施带来的影响将逐步消退,而楼市回暖和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可能会提振消费者支出。有预测部门估计,三季度美国GDP将增长2.4%,四季度增速有望达到3.4%,分析当前美国经济走势如何,关键看个人消费、房市复苏和信心三大因素。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以上这三大推手都出现积极变化的迹象。

一般认为,2013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会达到2%,与经合组织判断美国经济2013年的增速预计为1.9%相差无几。乐观者预测本轮美国经济复苏还可能持续4~5年,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上个世纪90年代长达10年的第二长的扩张期。

日本经济“跳跃式”复苏,但未来走势具有不确定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去年11月第二次竞选日本首相开始,着力推动以恢复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经济政策,日本人称之为“安倍经济学”。从半年来的情况看,安倍经济学的确给日本景气回复产生了明显效果。日本经济在今年一季度也出现“跳跃式”增长,据日本政府6月数据显示,扣除通货膨胀因素,首季GDP环比增长按年率计算高达4.1%,高于此前的初步预测。股市上涨以及日元贬值正持续推动日本经济走出15年来的通缩阴影,从一个侧面证明“安倍经济学”决心改变日本长期通缩的意愿初见成效。

日本经济所以跳跃式恢复主要得益于“安倍经济学”的“三板斧”提振了日本企业和国民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过,尽管安倍“无限度”量化宽松和逼迫央行搞“人造通胀”做法是奏效的,但目前市场出现巨大波动并有些令人担忧。摆在安倍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一方面,一旦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外国热钱流出日本的步伐将加快。那么,依靠宽松货币政策支撑起来的日本经济、日本股市等是否能够承受得住,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政府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日本政府目前的债务情况来看,相当于GDP2.4倍的政府债务,在货币贬值中,会不会拖垮安倍政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不然,高昂的利息支出,会让政府的包袱越来越重。

当然,由于安倍所谓刺激私人部门投资的经济增长战略刚刚出台,目前未见效果,因而还不能完全对“安倍经济学”作出准确研判。经合组织判断,日本经济增长将呈缓慢减速之势,增速将从2012年的2%减至2013年的1.6%,2014年将进一步降至1.4%。

无论是拉高通胀还是日元贬值,都只可能在短期内刺激出口和内需,解决日本老龄化社会使得内需长期不振,日本企业创新乏力,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日本病的根本办法在于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但这一改革是艰难的。

欧洲经济仍在衰退中徘徊,但不排除企稳并回升的可能性。去年四季度,欧元区和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分别下降0.6%和0.5%,经济陷入二次衰退之中。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活动仍徘徊于较低水平。据欧盟统计局5月15日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今年首季,欧元区和欧盟的GDP环比分别下降0.2%和0.1%,同比分别下降1%和0.7%。欧元区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欧盟经济也已经连续2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这表明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已经双双正式陷入衰退。突出表现为企业信心不足,失业状况恶化,市场持续疲软。

欧债危机处理问题上,自从去年9月欧洲央行启动“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后,欧洲金融市场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也显著减少了欧洲经济的“尾部风险”。但因欧元区货币联盟稳定除需要银行业联盟和欧洲央行的支持外,还需要财政联盟支撑,这方面进展还很有限,因此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尚不能完全排除。尤其是在私营部门调整资产负债表、失业率走高、信贷条件紧缩的状况下,国内需求疲软,加之主权债务危机的后果消化需要时日,结构性改革进展有限、出口增长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速度将相对放缓,并需一定的财政成本。如果全球需求改善,欧洲出口形势可能出现好转,欧元区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微弱复苏。一般预计欧元区今年的实际GDP年均增速为-0.4%,2014年为1.1%~1.3%。

新兴经济体涨跌互现

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将高于发达经济,但也显示不平衡性。中国经济因结构调整和受外部环境恶化影响,自去年上半年增速明显放缓,这种调整还将持续今年一整年。由于中国通过一种更为平衡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势头会略微放缓。国内方面,由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赶超实际GDP的增速,民间消费将继续以稳健的速度上升。此外,近期强劲的信用扩张,以及源于之前政策收紧的潜在需求将继续为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提供支持。对外方面,中国的亚洲贸易伙伴经济将以较高速度增长,这将抵消由于发达经济体持久疲弱而对中国出口的抑制影响。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7.6%,预计全年增速将达到7.9%,较去年上升0.1个百分点。2014年将达8.4%,其增速仍然居前。

东南亚各国国内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大多数地区,今年上半年,老挝2012至2013财年经济增长率为8%,成为近年来东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菲律宾一季度经济增长7.8%,这是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印尼上半年尽管未达到6.3%的增长目标,但5.92%的经济增长也说得过去。中国以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不能否认,有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受到结构性因素影响增长有限,甚至出现滞胀倾向。巴西已经走出2012年全年只增长0.9%的13年来最差的状况,失业率明显降低,信用扩张态势明显,两者将大大促进住房消费稳步增长,唯一不好的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收缩了4%,会阻碍经济增长。预计2013年,更为有利的全球背景、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偏低的比较基数,都将使得巴西经济活动的收益率显著提升。估计今年巴西实际GDP将增长3.4%,并在2014年进一步增长4%。

印度经济增速下降明显。今年一季度,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为5.3%,不仅低于政府预期的6.9%,而且是9年来的最低数字。主要原因是国内订单下降,工业生产持续放缓,外需相对不足,投资渠道减少等,都会对印度经济恢复产生抑制作用。但经济增长稳定,中长期前景看好。

俄罗斯经济稳中有降。今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一季度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仅为1.6%。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经合组织此前分别将今年俄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4%和2.3%。其主要依据是欧盟等俄贸易伙伴能源需求减弱,将导致俄出口下滑。此外,俄内需不足和国际油价下行风险加剧也将令俄经济增速放缓。世界银行还认为,俄罗斯等中等收入国家正在寻求更高的经济增长,但受到产能瓶颈的制约,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热钱”流入引发通胀问题。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央行和美联储这两个“骨灰级”量化宽松政策,使新兴经济体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差扩大,加上新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导致大量“热钱”涌入新兴经济体。世界银行对全球新兴市场资金流入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入量较上年同期激增42%,达到640亿美元。“热钱”涌入不仅使这些国家的通胀预期增强、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增大,同时也使得本币出现非理性升值,对国内产业形成冲击,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上升。为了应对愈加宽松的金融环境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新兴经济体不得不加入降息行列,这让本轮“集体行动”带上了浓浓的防御色彩。

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新变化及挑战

对中国来说,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无限期的量化宽松增加中国“通胀”压力。目前看,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成为解决西方国家高额债务的主要路径。而欧美日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共同特征是不设上限。从效果看,短期内虽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缓解欧债危机、促使部分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但并不能解决影响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债务国把货币控制作为拯救债务的手段,债权国就可能受到债权权益缩水与货币紊乱的双重打击。目前,全球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和汇率“竞争性贬值”即是“量宽”政策的副产品,这其中绝大部分汇率成本将由发展中国家来承受。从长期看,持续的“量宽”政策会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增大通胀压力。

第二,美日欧自贸区战略布局迫使中国加速设计对外经贸战略。继2009年美国高调介入TPP谈判后,今年初又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美国“两洋”FTA战略布局和盘托出;日本宣布开启TPP谈判同时,也宣布建立日欧FTA。美欧日均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美欧经济规模约占世界的一半,日欧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它们之间任何一个FTA的规模都将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

美日欧加速FTA谈判进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本国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以全新的规则、全新的框架、全新的标志来建立双边或多边超WTO的自由贸易框架,构筑全新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以维护自身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动地位。如果美日欧FTA谈判顺利完成,世界经济中不仅将产生规模巨大的经济圈,也将大力促进世界范围内产品规格、限制性规定以及质量标准的统合,且其标准很可能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标准。对此中国需准确研判未来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趋势,密切跟踪美日欧谈判进程,把握大势,择机加入涉中国多边自贸区框架。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中国外贸出口影响加大。继去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之后,今年欧盟不仅宣布对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之后欧委会又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双反”调查。尽管对中国光伏产品中欧最终达成价格承诺,但有数据显示,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进行的“双反”调查中有19个涉及中国。欧洲经济持续低迷,部分企业陷入困境,这是欧盟原则上决定对中国产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举起“贸易保护大棒”的主要原因。

在发达国家经济疲弱、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出口环境仍较严峻,国外可能从人民币汇率、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要求我国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对此,中国需继续加速推进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着力稳定和拓展新兴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

 G20峰会:经济VS政治

9月5日至6日在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颇有经济搭台、政治唱戏的意味。愈演愈烈的叙利亚危机、美国疾言厉色威胁“喊打”以及俄美分歧给峰会蒙上阴影,也让人们担心峰会可能“变味”。一些专家呼吁,这些因素不应影响全球经济合作的大局,因为只有合作和发展,才符合各个国家和世界经济的整体利益。

叙利亚危机近来再次升级,圣彼得堡峰会也成为俄美等各方碰撞和角逐的角斗场。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指责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威胁将动用武力解决问题。为“师出有名”,美国积极利用圣彼得堡的多边舞台,游说各国并阐述动武的“充分”理由,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对此,俄总统普京坚持要求美国拿出证据来证明“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在圣彼得堡,作为东道主的俄罗斯将借助主场之利,阐述拒绝战争的立场。

由于美国认为俄美关系近来缺乏重大进展,加上美国不满俄政府决定庇护“棱镜”项目曝光者斯诺登,奥巴马早先取消了原定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对俄罗斯的访问。

5日,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其发言人办公室宣布,联合国与阿盟叙利亚问题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将前来峰会帮助潘基文在峰会期间推动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也就是第二轮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潘基文说,全世界都在关注叙利亚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应该更加努力推动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他强调,政治方案是终止叙利亚流血冲突的唯一途径。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缺乏稳健的新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影响至今没有消除。尽管发达国家有所复苏,但增长动力不足,欧债危机依然持续,美国面临何时和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艰难选择;新兴国家则遭遇增速放缓、通胀加剧等挑战,深化结构性改革日益迫切。

在此情况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圣彼得堡一起为世界经济“诊脉”,围绕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就业和投资、发展、贸易等议题交换意见,力求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探讨进一步改善全球治理。

二十国集团专家理事会成员德罗巴舍夫斯基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尽管二十国集团峰会囊括的议题越来越广泛,但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俄罗斯坚持认为,该集团最主要的任务依然是解决经济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特派圣彼得堡记者刘恺)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