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德国 > 外媒:经济学家质疑削减公债有助欧元区经济

外媒:经济学家质疑削减公债有助欧元区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5月13日17:11分类:德国

新华08网法兰克福5月12日电(记者文史哲)现年75岁的德国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卡尔·冯·魏茨泽克日前在《法兰克福汇报》官网发表长篇论述文章,通过解释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超低利率环境的成因及后果,指出依靠削减政府公债或并不能帮助欧元区走出困境。

魏茨泽克在文章中说,当前经济学界对欧美等国超低利率环境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这是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暂时性产物,在克服危机之后超低利率将不复存在;另一种则认为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私营部门的储蓄意愿已大过投资冲动,而在政府部门必须削减债务而无法扩大投资的情况下,只能由中央银行长期推行超低利率甚至实际的负利率以对经济提供支撑。

魏茨泽克将上述两种情况分别称为"弗里德曼情境"和"凯恩斯情境",这样的命名指出了两种解释的思想根源。弗里德曼是上世纪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机制,货币增长率将与经济发展率趋于一致,因此可通过货币当局扩大货币供给帮助经济走出危机,这也被视为当前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依据。而凯恩斯则以解释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理论闻名,而其核心的经济复苏对策之一就是"赤字财政或扩大政府投资",以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消除失业及经济危机。

魏茨泽克认为,对于德国等以出口为导向的欧元区经济体来说,选择相信哪一种解释事关重大。他写道,在"弗里德曼情境"中,调低利率水平将刺激本币流出,从而压低本币汇率刺激出口,因此,欧元区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寻求平衡。而在上述"凯恩斯情境"中,由于投资意愿或说需求不足普遍存在,而各国政府在减债压力下也难有作为,那么货币当局只能尽可能调低利率,甚至通过通货膨胀创造实际的负利率来鼓励资金流动,而当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利率都同时接近最低时,通过利率差来调节汇率的机制就将宣告失效,对欧元区来说,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难以换来出口经济的增长。

魏茨泽克就"凯恩斯情境"继续发问,当利率影响汇率的机制失灵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汇率的走向?在他看来,最有可能的"替补"因素是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而非一国的政府债务水平。他以日本为例说,即使一国债务水平非常高,但其财政理论上仍然能够由该国的经常项目盈余支撑,那么相对当前债务水平高且经常项目逆差大的国家来说,其货币就将受到市场认可而升值,而后者的货币则相应贬值。

而在魏茨泽克看来,"凯恩斯情境"真正的后果就在于这一过程将趋向于消弭实际的贸易差额,因为经常项目盈余国将因为货币升值逐渐失去出口优势,而进口则变得更为容易。换句话说,常年获得经常项目盈余的欧元区将丧失其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此外,魏茨泽克还认为"凯恩斯情境"在不同经济体中的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对于欧元区这样人口数量萎缩、人均储蓄率高的地区来说,遭受的损失将比美国这样人口增长、人均储蓄率较低的国家要大得多。"

魏茨泽克说,尽管当前欧洲主流的经济学家更愿意相信"弗里德曼情境",但市场实际已经选择了后者。"当德国十年期国债的利率仅为1.3%时,说明资本市场相信超低利率环境将至少持续七到八年。"

魏茨泽克本人也表示相信欧元区正面临着上述"凯恩斯情境"的困境,他说,通过降低政府债务只能在表面上帮助欧元区走出债务危机,而且一旦欧元区形势在表面上趋于稳定,欧元区常年贸易盈余所带来的对欧元升值的压力将释放,而这将有可能令包括德国在内的欧元区的出口经济走向"崩溃"。

魏茨泽克是德国少数对降低政府公债持批判态度的经济学家之一。魏茨泽克师从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罗,以研究资本理论闻名,曾任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德国科隆大学垄断委员会及能源经济研究所主席以及德国联邦政府经济顾问。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