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美国 > 理查德.福尔德与雷曼破产案(3)

理查德.福尔德与雷曼破产案(3)

《当代金融家》2008年10月16日14:43分类:美国

2008年的九个月:从光荣到危机

Nine Months in 2008 , From Denial to Reckconing

我一生中从未经历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在我的航海生涯中,我只见过一艘船处在危险中。我从未见过一艘沉船,从未沉过船,也从未经历过任何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困难局面。"

1907年,EdwardJohnSmith船长颇为自信地说道。1912年,他的船,泰坦尼克号,成为史上最著名的沉船之一。

NassimNicholasTaleb在其畅销书《黑天鹅》(TheBlackSwan:TheImpactoftheHighlyImprobable)中引用Smith船长的故事试图说明,过去的事件、模式、历史数据或所谓规律,不足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因为决定命运的更多的是那些"传统智慧"无法合理预见的"黑天鹅"--高度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以此类推,当初以为雷曼158年的传奇历史、数次从死亡边缘华丽转身的经历,以及福尔德近40余年的华尔街生涯足以保证雷曼在此次风暴中幸存下来,只是一厢情愿。事实上,可能恰恰是因为福尔德对雷曼倾注了太多个人情感,对自己领导雷曼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经历过分自信,随着当前的危机愈演愈烈,他始终没有横下心来做我们今天看来他应该做的正确的事:及早大幅减记问题资产,哪怕这意味着业绩会很难看;及早出售资产,哪怕是以跳楼价;趁着亚洲的主权财富基金还未对美国投资银行望而却步的时候,及早寻求战略投资者,甚至将公司整体出售,而不是为了该有多少溢价而锱铢必较,哪怕这意味着股权稀释,现有股东-据麦施吉告知本刊记者,雷曼员工共计持有公司约30%股份-财富大幅缩水,以及雷曼丧失一直为他所珍视并为之奋斗的独立。

又或者,美国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早几天出台,雷曼也许本可免去破产厄运?

约翰o赛恩(JohnThain)从纽交所"空降"美林后所做的就是这些事。我们可以说赛恩只是个冷冰冰的技术官僚,但至少美林避免了破产的厄运,股东不会血本无归,相当多的员工也得以保住工作。而激情又悲情的福尔德又给雷曼带来了什么?他不断告诉市场雷曼没有问题,结果只会让市场将他视为不断喊着"狼来了"的撒谎的孩子。

"我们都是自己过往经历的囚徒,在一个地方越久,就越发难于摘掉玫瑰色的眼睛去看它,"《纽约时报》9月23日文章援引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JamesD.Cox的评价称。

"赛恩到美林时,他马上着手同过去的问题划清界限。但福尔德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雷曼度过,帮助塑造了今天的雷曼,某些今天导致问题的资产还是他建起来的。要一个人重新定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亲手毁掉自己建立的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2008年初,雷曼似乎还毫无问题,至少其管理层这样看:它的资产负债表上的不动产多是商业房地产,管理层认为它们不会像住宅一样大幅贬值;雷曼也不持有给其他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的担保债权凭证(CDO)。事实上,直到2008年5月,麦施吉还向本刊记者颇为恳切地解释道:

"雷曼在承担风险方面异常保守、稳健,特别是在流动性和资产负债表管理方面。本次危机中,针对若干造成问题特别多的资产类别,如次级房贷、担保债权凭证等,我们的风险管理可谓异常激进,首席执行官福尔德高度关注风险管理,并亲自出任风险委员会主席。"

是的,当时雷曼股票价格已经大幅下跌,但福尔德并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反而是个机会,可以让员工持有更多公司股票,等到危机结束后狠狠赚上一笔--毕竟,自从运通集团分拆后,透过慷慨的员工持股计划,雷曼已经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

2008年3月,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经联储安排,由摩根大通收购,雷曼一下变成最小的一家大投行,人们开始议论,雷曼就是"下一个"。雷曼的股价在两天内下跌了45%。但很快,雷曼还几乎毫无困难地筹集了40亿美元资本金。

2008年4月开始,对冲基金绿光资本(GreenlightCapital)创始人DavidEinhorn不但大胆做空雷曼股票,并在公开场合-如2008年6月5日在CNBC电视台早间热播财经节目"话匣子"(SquawkBox)中-公开质疑雷曼兄弟财务健康状况。Einhorn质疑的焦点是一条很奇怪的新会计机制,这种机制允许企业将自己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减值记为收入。换言之,雷曼债信状况恶化,其他企业借给它的债务公允价值降低,雷曼将减值部分记为收入。照Einhorn的说法:

"摩根士丹利也这么做,但他们明说出来'我们按公允价值重估自己的负债,由此带来收益'。雷曼则甚至不告诉你这种所谓收益到底有多少。这是'疯狂会计',我不知道这么做有何道理。如果这也算数,那么公司破产前一天就应该是其史上最盈利的一天,因为那时候所有的负债都一钱不值。"

Einhorn进而表示,"除了领导层的魅力和公司的名望",雷曼的问题甚至比贝尔斯登更严重。

时任雷曼首席财务官的ErinCallan试图同Einhorn沟通,解释雷曼的立场,但既不能说服Einhorn,也无法说服市场,自己反倒于6月12日去职。同时去职的还有雷曼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同福尔德共事达38年之久的HerbertMcDadeIII。同日,雷曼又完成60亿美元增发计划。

关于雷曼的会计问题到底由多严重,记者曾试图联系DavidEinhorn,但未能得到回应。随后,记者就此问题请教过美国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Paulson&Co.)首席运营官PutnamCoes-保尔森公司是少数几家在此次危机中赚的盆满钵满的对冲基金之一。但尽管记者一再重申谈话不做记录,Coes仍拒绝对雷曼发表评论,只是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Einhorn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分析师。"有趣的是,自雷曼宣布破产后,Einhorn似乎也杜门谢客,拒绝就雷曼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2008年6月17日,雷曼公布第2季度亏损28亿美元,这是雷曼从运通分拆上市14年以来的首次亏损。福尔德依然试图给市场和员工注入一些信心,但市场质疑雷曼资产减记是否足够。雷曼此时已不再排除引进外部投资者同其他机构合并的可能。

到了2008年7月,随着两家房贷巨头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股价大跌,投资者已经很清楚,美国房地产价格已彻底失控。雷曼此时才开始加快寻找投资者的步伐,同韩国产业银行(KoreanDevelopmentBank)的合作一度看来颇有希望,但最终落空。落空原因一说是韩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督院警告产业银行,在其自己尚未完成股份制改造前,最好不要收购;一种说法是,作为一个难对付的谈判者,福尔德坚持韩国产业银行接收雷曼的部分不良贷款,让对方望而却步。

市场对雷曼的耐心和信心日复一日地销蚀着。

最后一星期:灰飞烟灭

The Dying Hours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布什政府宣布接管房贷巨头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两天后。

华尔街上,人们对雷曼前途的担忧甚嚣尘上:雷曼可能会破产,而政府则不会施以援手。全球股票市场下挫,雷曼的股票则遭遇一轮又一轮卖空,公司近一半市值灰飞烟灭。

次日,在雷曼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总部内,情绪激动的员工们屏住呼吸,而福尔德则同投资者与分析师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宣布公司158年历史上最大一笔季度亏损,以及如何将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的总体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将雷曼分拆为一个"好"银行与一个"坏"银行,以此清除有问题的房贷与不动产资产。雷曼还将出售其投资管理部门的大部分,并削减红利。"我们从前经历过类似的困境,但都挺过来了,而且变得更强大。"福尔德表示,但同以往截然不同,他的声音听起来格外疲惫。

客户开始从雷曼撤回资金,交易对手也要求雷曼提供保证金。很快,雷曼账面上的现金告罄。到当天结束时,雷曼的股价又下跌了7%-3天内,雷曼的股价累计下跌了55%。除非有"白骑士"来救苦救难,雷曼的破产无非是几天的事。

员工们本来坚信雷曼决不会折戟沉沙,此时也开始忙不迭地准备简历、接听猎头的电话,并公开传播关于谁找到工作的消息。星期四,公司高管们在位于曼哈顿中城的总部内设立了一个"作战室"。随着关于雷曼能否幸存的信心渐次消蚀,福尔德加倍努力,试图执行其出售公司若干部分的方案。曾几何时,将雷曼整体出售尚属不可想象,此时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交易员们也得到指令,将数据准备好,已备潜在的买家检视雷曼的头寸。

当雷曼股价跌至4美元以下的"跳楼价"时,潜在的买家终于现身,包括英国巴克莱银行、美国银行,及若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买家们对此前政府安排摩根大通以跳楼价收购贝尔斯登,及周末突然出手救助"两房"的举措记忆犹新,自然也指望联储能提供某种保证,使得收购更尽人意-毕竟,华尔街上流行的说法是,财政部长保尔森同福尔德私交甚笃,同雷曼的许多高层也过从甚密,而保尔森的兄弟理查德o保尔森(RichardPaulson)则供职于雷曼,从事固定收益销售工作。于公于私,保尔森似乎都没有不施以援手的理由。与此同时,华尔街也在审视谁会是多米诺骨牌的下一块。为人们广为关注的机构包括美林和美国国际集团,这两家在雷曼均有敞口,以及华盛顿互惠(WashingtonMutual)-这家庞大的储贷机构长期以来一直麻烦缠身,无力筹措资本。

星期五,围绕雷曼前途的不确定性引发又一轮恐慌潮,扩散到各个市场。晚6时,曼哈顿下城,联储官员召集华尔街大佬举行紧急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制订拯救雷曼的方案,并稳定全球市场。与会者中有10至15家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老板,包括摩根大通的杰米o戴蒙、瑞士信贷的BradyDougan、高盛的劳埃德o布兰克凡、美林的约翰o赛恩,以及摩根士丹利的麦晋桁(JohnMack),各自带着自己的主要副手及首席风险官。参会的还有巴克莱、德意志银行及加拿大皇家银行的官员。

美国银行的肯o刘易斯(KenLewis)从北卡罗来纳的夏洛蒂(Charlotte,NorthCarolina)打来电话,花旗的潘伟迪(VikramPandit)也推迟了赴伦敦出席花旗董事会会议的行程,参加联储会议。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福尔德没有出席。财政部和联储几个月来一直为"两房"问题疲于奔命,以至于华尔街上某些人士相信,雷曼的危机让政府措手不及,政府根本没有应急方案。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imothyF.Geithner同财政部长保尔森,及证交会主席考克斯一道露面,语气颇为严峻。在其后两个小时中,Geithner和保尔森强调,政府决不会用纳税人的钱去冒险。

Geithner颇为煽情地呼吁与会人士拿出一个行业解决方案: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如果诸君拿不出一个行业解决方案,就会成为下一个倒霉鬼。

美国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均表示有意出价,汇丰也表示有可能考虑收购雷曼,但其兴趣很快消逝。

因为没有时间检查雷曼的问题资产,巴克莱和美国银行均明确表示,只有在政府同意吸收部分损失的前提下,他们才会考虑任何并购交易。

但保尔森和Geithner担心,他们的做法已经导致道德风险,且联储的预算也快到头,因此坚持政府决不会参与救助。各方坚守各自的立场,拒绝松动,而讨价还价中,雷曼,照一位与会人士的说法,已是"日薄西山"。Geithner告知华尔街各机构开始制订方案,以使雷曼有序清盘。雷曼也雇了律师事务所Weil,Gotshal&Manges开始起草破产方案-1990年,当时的著名投行德崇证券(DrexelBurnhamLambert)的破产案即由该事务所承办。

星期六早晨9点前一点,黑色轿车载着华尔街大佬们来到联邦储备银行开会。Geithner在开场白中重申星期五晚上的立场:

"诸君将各自的竞争利益暂且放到一边,共同保护市场稳定。如果诸君通力协作,将来就不会有人说长道短。"

与此同时,华尔街高管们在各自的办公室召开会议,检查本机构对雷曼和其他有问题机构的敞口,并着眼于为下一周制订应急方案。

两个建议的大致框架浮出水面。一是主要的银行和券商继续同雷曼做生意,使其在数月内清理其头寸。另一个是大胆营救,根据这一方案,巴克莱或美国银行收购雷曼的优质资产,另外10至15家银行同意共担损失。下午3点,保尔森召集与会者做简报。此时,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需要筹集300或400亿美元资本以避免债信评级被降-一旦评级降低,该集团有破产之虞。华盛顿互惠的财务健康也是岌岌可危。雷曼和其他机构的破产有可能波及全球市场。

到了星期六晚上,美国银行依然坚持,除非政府提供支持,否则绝不收购雷曼。人们只有寄希望于巴克莱了。

但到了星期天早晨,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当银行家们再度聚集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开会时,巴克莱宣布收回其要约。据一位同此事关系密切的人士的说法,巴克莱此举是因为银行无法在星期一上午前将交易提交股东批准,而按照伦敦证交所的上市规则,此类交易必须由股东批准。另一位参与谈判的人士披露,英国金融监督局(FSA)不鼓励巴克莱从事此笔收购。

到下午两点,巴克莱正式退出交易。与此同时,美国银行依然无意收购。美国银行的高管已经私下同美林接触,以确定紧急收购美林的交易框架。

这段时间,从星期六早晨7点一直到午夜,以及星期天全天,福尔德一直守在办公室,不停地给监管当局、可能的收购方和自己的团队打着电话,但已经无力回天,美国银行方面甚至已经不给雷曼回电话。星期天晚些时候,福尔德听说联储要拓宽其贷款,接受更多类别的抵押品,银行业也凑了700亿美元的贷款池,于是打电话给联储,询问是否可以借款。不行,联储毫无商量余地。福尔德被告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在雷曼破产后稳定市场,而不是防止雷曼破产-有消息来源称,这笔钱是为在雷曼破产后帮助美林渡过难关用的,但美林同美国银行达成收购协议后,已经不需要这笔钱。

事实上,监管部门想等到雷曼宣布破产后再推出新的贷款措施,但直到星期日晚10点,福尔德依然没有正式申请破产,他还在等着巴克莱也许会回心转意。

星期天。整个华尔街,交易员们急匆匆赶着去工作,试图确保清理雷曼头寸。"我在纽约认识的每一个人今天都上班",一位资深银行家透露。"没有被波及的人在考量自己的对手风险,被波及的人在清理办公桌。"

随着公司即将破产的消息传播开来,雷曼的交易员被召回到自己的交易台面。很多人说,他们相信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

他们向同事发出告别信息,归置好自己的个人物品。有些人则聚集在4楼的一个角落,吃着比萨饼,喝着啤酒。自己的公司在短短几天内即风流云散,对此他们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员工们离开办公室时尚不确定明天自己是否应该回到各自的岗位。有些员工计划像往常一样早晨9点去上班,另一些则计划着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造访当地失业办公室。

2008年9月15日,零点30分,福尔德指示律师正式提出破产申请。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