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美洲其他 > 古巴:经济模式更新的理想与现实(3)

古巴:经济模式更新的理想与现实(3)

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2013年11月06日14:06分类:美洲其他

核心提示:面对经济模式更新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革,古巴社会在渴求重生的同时,更承受着巨大的张力和考验。能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求得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将成为决定古巴经济模式更新成败的重要标尺。

争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古巴社会主义

当前古巴经济模式更新不仅面临经济管理与领导方面的复杂挑战,还面临着体制机制、社会、政治及地缘环境方面的诸多考验。经济模式更新的崭新历史课题对古巴社会主义的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契机能否转变为生机?挑战能否演化为机遇?

(一)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此轮古巴社会主义模式“更新”既是半个世纪以来古巴社会主义建设内在逻辑的历史延续,也是古巴社会主义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作出的时代选择。

1.古巴改革是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创新

前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在《古巴特色的可行的社会主义》中强调,古巴革命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古巴人民根据自身国情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巴社会主义必须在“延续”的基础上寻求“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袁东振认为, 2006年以来的新一轮改革,虽然没有预期的激烈,但仍然逐渐放开了一些限制,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古巴的“改革”是困难时期被迫作出的调整或开放,是暂时的“让步”,具有一定的应急性、阶段性特征,因此,困难一旦缓和,政策就会出现反复。

古巴领导人认为,“系统的、稳健的调整与修正是必要的,但决不能操之过急。”

2.古巴改革是古巴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时代选择

哈瓦那大学古巴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嘉图·托雷斯·佩雷兹通过分析古巴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历史成因与现状,论证了古巴经济改革的时代必然性。李嘉图教授认为,古巴经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爆发危机前的很多年,就已陷入了严重的效率低下和外部依附(尤其是资源和金融依附)的增长瓶颈中。不幸的是,古巴同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体化进一步加深了古巴的技术依附,使古巴同世界领先科技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外部援助的骤停加速了古巴重新融入复杂国际经济环境的紧迫性,而此时的古巴经济体系明显准备不足。除个别领域外,古巴物资生产水平已远远落后于生产率的增长,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外部投资不足,经济效率低下。近20年来,古巴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持续恶化,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同世界平均水平和周边国家相比,古巴农业效益偏低。如考虑到政府对农业的科学投入,该部门的效率问题愈加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适合古巴国情的激励机制,古巴大面积土地的利用率极低。农业滞后导致古巴农民收入不足,基本生活困难,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古巴第三产业难以成为生产部门的有力补充,反而还加剧了古巴经济的比例失调。此外,生产服务业(金融、法律、技术、咨询等)发展乏力,专业化程度较低。这种现状同古巴经济体制的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即国民经济价值链结构中的垂直僵化问题。

(二)改革的性质与方向

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历史悠长且复杂曲折,此次社会主义模式更新与以往的改革有何异同?如何定义古巴经济“更新”的性质与特点呢?

纵观古巴革命以来的调整与改革,可以归结为在两种关系的调整中寻找出路:一是对外关系;二是生产关系,即计划(国家) 和市场的关系。广西大学王承就副研究员认为,古巴“更新经济模式”是自上而下独立自主地开展的一场具有古巴特色的不向市场让步的经济变革,既坚持社会公平,又追求效率,经济变革与观念变革相互交融。

1.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合理利用市场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徐世澄研究员认为,古巴本次经济改革力度大、势头猛、涉及面广;它的特点在于首先肯定了社会主义方向,而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古巴虽以计划经济为主,但是同时也开始考虑市场趋势,通过经济改革实现所有制的多元化,对今后古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副研究员杨建明认为,古共“六大”改革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更新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强调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更注重内部革新图强,提高效率,而不再大张旗鼓地强调对外开放和投资的作用,即不再强调对对外关系的依赖;从改革措施来看,大多涉及国内计划与市场、国家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革,不再强调依靠任何外国和外国集团。

2.改善民生,助推发展

古巴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科·洛佩兹·塞格拉(Francisco López Segrera)在《古巴革命:建议、背景与替代选择》一文中指出,古巴更新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将着力在中短期内解决牵绊古巴经济的两大顽疾——双重货币体制和居民收入水平低下。

就经济模式更新中古巴社会政策的延续性问题,古巴学者在《古巴社会政策:新经济改革》一文指出,古巴革命50年社会政策的基本经验包括考虑和满足包括精神和文化在内的人类基本和全面需求、将公平置于效率之上、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战略的持久、国家稳定、对发展(医疗和教育)的高投入、广泛的社会救助、就业融入、扶贫战略等,而主要缺陷是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低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当前的经济模式更新应把就业收入问题作为保持社会政策延续性的核心议题,建立就业、社会救助和保障的市政信息系统,促进社区等基层单位的自治发展,推动各层级的社会公平,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改革社会保障系统,定期评估修进社会政策,给予从事生产的弱势群体特别优惠贷款,推进建立更加灵活的劳动体系等。

(三)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前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认为,调整收入分配、改革双重货币体制和探索适合古巴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当前古巴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古巴著名学者拉斐尔·埃尔南德斯教授在《古巴改革:当前的变革》中指出,古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日益增加的社会不平等和贫困、权力过度集中、严重的社会与人口失衡、机构管理效率低下、基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保障、腐败、自然灾害(主要是飓风)与流行病、美国对古巴的干涉等,而古巴战略调整的重心包括革新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建立支持新宪政秩序的共识。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杨建明副研究员认为,古巴经济困难的最根本原因是官僚主义和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民经济长期缺乏活力。因此,古巴此次注重内部改革,通过一些市场的方式解决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幅裁减国有企业冗员的方式把一大批人和企业推向市场,引导国有企业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非国有经济体。

古巴学者卡米拉·皮涅罗·哈内克认为,古巴经济模式更新应重点推进合作社的改革创新,尽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已开始试点和推广合作社经验,但现有的合作社实践还处于良莠不齐的阶段,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尽可能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趋利避害地引导合作社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文化,鼓励相关人员和机构探索新的合作社实现形式,尤其是承租国有资产并雇有三个以上劳动者的个体经营者。

中国学者徐世澄认为,古共六大后,古巴国内最显著的变化包括大幅减少国有部门冗员、个体户激增、逐渐取消计划供应购物本、允许承包土地、为私人买卖住房、汽车开绿灯等,除经济封锁、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挑战外,高层领导人龄偏高和经济增长缓慢、老百姓吃饭难是古巴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自2009年以来,古巴经济增长率均未达到预期指标且均不到拉美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一半,对委内瑞拉的石油经济依赖严重。

此外,反腐败也是古巴经济模式更新不得不直面的挑战。古巴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是经济模式更新必须要打的一场硬战,腐败的本质是以权谋私。

(四)改革的意义与前景

就2011年4月古共“六大”召开的历史意义,徐世澄研究员认为,大会确立了以劳尔为第一书记的新党中央领导班子,宣布实行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任期制,取消了事实上的终身制;健全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大会就“更新”经济和社会模式的《纲要》,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为古巴未来的经济变革确定了方向。与此同时,古巴经济与社会模式的“更新”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例如削减“铁饭碗”遭抵制、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物资匮乏、官僚主义等。因此,“更新”路途不可能一帆风顺。

荷兰拉美裔学者安东尼奥·卡莫纳·巴埃兹认为,古巴经济模式更新旨在捍卫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无论是古巴共产党还是古巴政府仍将继续以管理者、分配者而不是生产者的身份,继续为古巴人民的集体需求提供物质基础,对比新自由主义改革,由公司结构统治的全球生产与分配体制在古巴小规模经济体内是难以实现的。安东尼奥进一步指出,尽管古巴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但以国家和市场关系为中心的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却从未动摇,古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核心特征仍然是最重要的,国家在公私部门配置资源、生产与再分配过程中的至高无上足以解释古巴经济模式更新为何不会带来古巴国内的激进转型、社会主义制度的放弃、党及国家机器的解体。

美国安默斯特学院政治学教授哈维尔·克拉雷斯(Javier Corrales)认为,古巴的发展困境在于在促进平等与改善人力资本的同时经济增长滞后,对产权与政治权利的损害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对古巴政府而言,平等与人力资源是古巴政府关切的重点,也是古巴引以为豪的地方,但没有增长的平等会严重制约古巴社会主义未来的成长性。哈维尔教授进一步指出,古巴近期的经济改革将直面“有平等、无增长”的发展窘境,六大公布的古巴社会经济发展纲要首次对古巴的发展瓶颈做出了内源性分析,尽管古巴领导人意识到了古巴现有模式的缺陷,但对产权和政治权利的放开仍有所保留。此轮古巴社会主义“更新”将有助于古巴贫困的减少,但无法彻底终结古巴“有平等、无增长”的发展困境,它将成为古巴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改革与调整期。

杨建明认为,古巴改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古巴史上改革的反复性、社会福利体系的不稳定性、不同政见者的干扰、美国对古经济封锁等都将成为制约古巴社会主义更新的负面因素,要充分估计古巴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关于美古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古巴著名学者埃尔南德斯教授指出,目前美古关系并没发生实质性变化,美国对古巴政策有变化但并不大。两国在自然科学、反毒等方面有一定合作,若两国关系正常化,古巴的改革进程必定会受到推动。

(五)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比较

波兰前副总理、学者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认为,在剧烈变化的全球化时代,为避免古巴国内陷入混乱、灾难或是再次沦为美国的半殖民地,古巴应努力构造一个特殊的加勒比式的社会市场经济,古巴经济既要实施价格放开,适当地调整工资和收入,又不能失去良好的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体系投资。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胡里奥·迪亚兹(Julio A. Díaz Vázquez)在《古巴是否适用中国模式与越南模式?》一文中指出,中国模式与越南模式的有效性证明了非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可行性,两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利避害的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尽管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但其负面产物亦不容姑息。在经济方面,中越两国的改革均始于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创新,如何实现农业自主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值得古巴重点借鉴的地方。政治改革方面,古巴应学习中越两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克服旧体制的官僚主义,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环境。面对中越两国的改革成就,胡里奥·迪亚兹强调,古、中、越三国在地理、人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古巴不能照搬中越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古巴唯有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才能促增长、谋发展。他在《古巴经济模式更新——学中国还是学越南?》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继中国改革开放、越南经济革新后的古巴经济模式更新,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潮流的积极延续,但应充分考虑到古巴与中国、越南在地理、社会文化和自然历史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越南选择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参与国际竞争,而古巴地处世界经济的外围拉美地区,且严重受制于美国的经济封锁;中国、越南的农业经济,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农村,而古巴却有75%的居民生活在城市,人口和领土面积与前两者差异较大,而内部的差异和分化没有中国和越南大;古巴与中国、越南分属不同文化圈,古巴的民族文化根植于西方传统,在家庭结构与传统上迥异于中国与越南;而在市场经济方面,中国分阶段走,越南没有中间环节,古巴仅提出引入市场因素,探索具有复合经济特征的计划经济,离市场经济还较远;古巴应学习中国、越南改革渐进的思路,克服家长式的社会经济行为和政策,努力建设法治社会,尤其要重视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以解决古巴粮食安全问题,但同时也应避免中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