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国际组织 > 其他 > 贸发会议报告:今年全球FDI料持平去年(2)

贸发会议报告:今年全球FDI料持平去年(2)

经济参考报2013年06月27日07:37分类:其他

核心提示:贸发会议预计,2013年全球资本流动仍将低迷,FDI将接近2012年的水平,但也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中国吸收外资则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亮点 中国跃升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引资仍居第二

在全球吸收外资下降18%的大背景下,“虽然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也小幅下跌了2%,但仍为外资流入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保持在1210亿美元的高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贸发会议报告指出。

报告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更加令人瞩目。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84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中国有史以来首次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受寻求市场、提高绩效、获取自然资源和战略资产等多元目标驱动,中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行业和国家范围非常广泛。”詹晓宁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很快,如中国在东南亚的基础设施投资过去几年迅速上升。对各国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而在引资方面,詹晓宁说,从中期看,中国仍是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目的地。有关调查显示,在跨国公司看好的前五大投资东道国中,中国排名第一,美国紧随其后。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的升级,流入中国的FDI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詹晓宁说,由于中国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一些投资和生产活动从中国沿海地区迁往内陆;一些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迁往东南亚低收入国家。与此同时,流入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FDI快速增长。外资研发中心总数在过去五年翻了一番,在2012年底达到约1800家。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吸收外资从今年2月开始转负为正,之后四个月均保持了正增长。“我国吸收外资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这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欧洲企业在中国商业信心调查2013》显示,虽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有高达86%的受访企业家表示将加大在华投资规模。只有10%的企业考虑将投资转移出中国。

中国依然是很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市场。安永中国华北区财务交易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蔡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一个新的趋势是,对于海外资本来说,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它们更多的是希望挖掘中国的市场需求。

而近期也有部分国际机构和媒体称在华外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是因投资环境恶化,针对此观点,商务部回应称,中国市场投资环境并未恶化而是趋向优化。当前全球经济尤其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更加规范,对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一视同仁,使得外国企业在华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很可能让外企产生“投资环境恶化”的错觉。

展望 今年全球FDI仍低迷 中国吸收外资料平稳

贸发会议预计,2013年直接投资仍将接近2012年的水平,上限为1.45万亿美元。随着宏观经济状况改善以及投资者在中期恢复信心,跨国公司可能会将其创纪录的现金持有量转化为新的投资。之后,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可能会在2014年攀升至1.6万亿美元,在2015年达到1.8万亿美元。

不过,报告警告说,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宏观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恶化以及对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的领域明显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进一步下降。“回升至较为强劲投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将比预期的长,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和政策不确定性。”

而对于中国是否能在未来数月继续保持FDI的增长,大多数业内人士相对较为乐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从全球大背景来看,中国吸收外资的走势还是相对比较平稳或者相对表现比较好的,预计全年吸收外资形势仍将保持平稳。

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最近外资月度数据恢复正增长表明,前期的下降并非全局性、长期性因素导致;中国外资流入出现回暖,小幅下降正转为小幅上升。总体而言,中短期内中国外资总量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外资流入水平仍将保持高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也对记者表示,总体趋势是谨慎乐观的,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出现了复苏的苗头,中国的投资环境、产业转型升级、外资政策等都是向着积极的方向调整,因此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总体稳定和有所增长的。

王跃生认为,中西部地区和新兴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外资吸引力。目前首先是要保持经济稳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政策稳定连续。此外,吸收利用外资的环境还要进一步完善,包括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等。

詹晓宁建议说,为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中国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将外资更多地引入高端制造业以及知识、技能含量较高的服务业。更为紧迫的是,中国应积极调整原有的“走出去”模式,确立以建立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为核心的对外投资战略。这一战略要求通过集群式投资,而非以往点式的、分散的对外投资,推动中国制造企业将产业链延伸到海外。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