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欧洲其他 > 金融时报:德专家分析欧洲银行业联盟弊端

金融时报:德专家分析欧洲银行业联盟弊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2月05日15:16分类:欧洲其他

新华08网北京2月5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2月5日发表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所长汉斯-韦尔纳·辛恩和日内瓦大学教授哈拉尔德·豪撰写的文章,题为《银行业联盟不可行》,摘编如下:

欧盟委员会草拟了有关银行处置的新条例,为未来欧盟境内银行纾困创造法律基础,但公众舆论对此漠不关心。由于只是口头上奉行股东责任和债权人分担的原则,该草案完全不能保护欧洲纳税人,可能还会让他们损失数千亿欧元。银行的进一步游说可能会让情况更加糟糕。

建立银行业联盟的计划或许会进一步让不良私人债务向公共资产负债表转移,这是资本市场乐意看到的,或许也解释了他们恢复信心的原因。

根据欧洲支付系统Target的数据,欧洲央行已经向危机中受创最重的国家的商业银行额外提供了9000亿欧元再融资贷款。而这些银行则提供给欧洲央行低质量的抵押品,其价值并没有充分按照风险情况进行扣减。目前欧洲央行的处境与私人投资者相似。它在保障那些背负有毒房地产贷款和政府信贷的银行的生存。因此,这种平静是不真实的。最终,通过将债务从市场机构转移给政府,欧洲央行将破坏资本市场的配置功能。

但是,欧洲稳定机制(ESM)和银行业联盟计划不会向私人债权人提出更多要求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做的远远不够。目前正在推进的一些计划将保护投资者,使他们免于承受自身错误决策的后果。把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债权人纾困”建议看作是共同的银行处置框架的一部分。

这些计划“应该让债权人应得权利的价值最大化,提升市场确定性,让交易对手方放心”。为了让投资者放心,在2018年1月1日之前,优先级债权人纾困完全被排除在外。但是,要避免银行债权人遭遇“债权人纾困”风险,必定要有人承担额外的损失。他们就是为ESM提供资金的欧洲纳税人。

需要覆盖的损失是巨大的。在受危机打击最重的六个国家,银行债务总额高达9.4万亿欧元,政府债务总额则为3.5万亿欧元。欧洲稳定机制承受损失的能力与这些银行债务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有缺陷的制度架构会给欧元区带来如下问题:

第一,把减值损失强加到纳税人头上,将使稳健国家滑入不稳定之中。有关银行处置方案的提议不是一道防火墙,而是一条“引火通道”,会使债务危机的“火焰”蔓延到欧洲其他政府预算。

第二,让纳税人承受额外负担将加剧已有的不满情绪。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纷争一般是由民法来解决的。如今欧盟却提议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私人问题提高到国家层面,使它们成为国家之间公开讨论的一部分。这将破坏欧洲的一致性,重演美国早期债务共同化计划的反面经验。

第三,在每个国家,银行权益和银行债务的资产所有权往往高度集中在最富有的家庭。不让这些家庭进行“债权人纾困”,相当于征收巨额的“负财产税”,结果是让全球富有的个人获益,却损害欧洲纳税人、社会转移支付接受者、退休金领取者的利益。

第四,公共保障将人为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这不仅会让银行业保持傲慢心态,也会促使银行继续从事高风险活动。这种资金的不合理配置将会减缓经济复苏步伐,并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缓慢。去年7月,大约500名德国经济学家联名写信给德国总理默克尔,抗议对银行债务的保护。但有关欧洲银行处置的提议却比我们最坏的打算还糟糕。

集中化的监管和处置机构对于解决欧洲银行危机来说是必要的。但这一机构在行使职能的时候未必需要资金。相反,如果一家银行资产的市值下降到完全消耗其权益资本甚至更多的地步,那么银行处置应该遵循股东出局和债权人纾困的约束性规则。如果任由银行业和债权人游说团体大行其道,并且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在没有较大修改的情况下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那么欧洲纳税人和民众就将面临更沉重的公共债务负担,以及长达十年的经济下行。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