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俄罗斯 > 普京国情咨文提出强国经济对策

普京国情咨文提出强国经济对策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12月14日09:59分类:俄罗斯

核心提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的国情咨文指明了俄罗斯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普京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提供新层次的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可见,在普京为期6年的新任期中,加快技术创新,摆脱能源依赖,仍将是俄罗斯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

新华08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杨晓静)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发表的国情咨文,指明了俄罗斯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这是普京今年5月再度入主克里姆林宫后首次发表年度国情咨文。由于在今年初总统竞选纲领中,普京曾详细阐述未来国家在社会、经济、政治、安全和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规划,此次国情咨文更多地是对这些规划的具体落实,同时提出建设"富强俄罗斯"的战略愿景。从经济层面来看,普京强调投资环境、私有化、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改善措施来达成这一愿景。

在金融危机前,俄罗斯经济曾经历两年8%以上的高速增长期。但在危机中,俄经济又一度深度下滑,此后虽较快复苏,但增速仅维持在4%上下。这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俄高度依赖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重大缺陷,在国情咨文中,普京也指出,目前俄罗斯所依赖的原料增长模式的潜力已经耗尽,而经济增长率不能仅限于每年4%的水平,未来10年俄经济年增长率应达到5%至6%。

但按照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预测,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幅将为3.6%,略高于2012年的3.5%;到2030年,俄罗斯经济年增长率将为4.1%-5.4%,这一预测区间事实上已为俄罗斯经济改革留下空间。而经合组织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前景更为悲观,预测俄罗斯在2030年前的经济增幅都将低于3%,这显然是对俄经济改革缺乏信心。

长期以来,俄经济高度依赖原料工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预算的近90%依赖能源等原料产出。而且,能源行业还面临设备老化、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等客观因素制约,导致俄经济增长乏力。尽管近年来,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摆脱对能源的依赖,但始终收效甚微,从金融危机中的复苏也很大程度有赖于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

事实上,普京在第二任期就曾提出要建设创新型经济。2008年,俄罗斯提出2020年前远景战略,明确表示要摆脱能源型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该战略认为,俄罗斯面临为国家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有效运用已有经验和资金的任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是唯一现实的选择。

该战略在2011年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按照战略规划,2020年前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2011-2013年),将解决的任务是整体上提高商业和经济对创新的敏感度;在第二阶段(2014-2020年),预计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改和现代化改造,构建有工作能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在此次国情咨文中,普京再次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提供新层次的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可见,在普京为期6年的新任期中,加快技术创新,摆脱能源依赖,仍将是俄罗斯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从具体措施来看,普京着重强调以下几个领域来推动创新型经济建设,实现"富强俄罗斯"。

其一是改善投资环境。普京强调更为自由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改善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使俄进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二十位。普京认为这将使俄经济增速提高2-2.5个百分点。在第一任期,普京就曾提出在2018年将俄营商环境排名提高至前二十位。但俄罗斯2012年的排名仅为第112位。今年8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WTO),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俄加快改善投资环境的步伐。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俄罗斯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任重道远。

其二,加快推进私有化。俄罗斯在私有化方面波折不断,但在普京担任总理期间,再度强调要加快私有化进程。此次在国情咨文中,普京也提出,新的增长模式的核心应该是经济自由、私有权和竞争、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他表示,目前的私有化进程不应当效仿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抵押拍卖,应以国有资产根据公正和实际价格进行诚实、公开出售为基础。这充分表明了普京此次大力推进私有化的决心。

其三,强调人力资源。普京在国情咨文开篇就提到,未来国家之间将更多地面临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人力资源尤其是知识的需求将有增无减。人口问题曾被普京列为俄罗斯面临的"最尖锐问题"之一。在此次国情咨文中,普京也对积极的人口政策作了大篇幅的阐述。普京表示,为了国家的强大与主权,俄罗斯应该增加其人口,同时国民的道德水平、创造能力以及专业性等都应得到提高。这表明,普京当前的人口政策目标除了增加人口数量之外,还进一步强调人口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动力。(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