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欧洲其他 > 随笔:瑞士年轻人热衷当“学徒”

随笔:瑞士年轻人热衷当“学徒”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1月09日09:02分类:欧洲其他

核心提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越是发达的国家,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就越高。但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瑞士并不是这种情况。

新华社记者聂晓阳

日内瓦(CNFIN.COM / XINHUA08.COM)--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越是发达的国家,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就越高。但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瑞士并不是这种情况。

根据瑞士官方发布的数字,高达70%到80%的瑞士年轻人其实并不选择进入大学,而是在初中毕业后即进入职业教育,每周3至4天在企业当“学徒”,其余1天到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

这种独特的职业教育既培养“蓝领”,也培养“白领”,涉及的专业门类有300多种。只要是应用型职业,都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在瑞士,很多著名媒体的记者、编辑以及很多公司的电子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员都出自职业教育,很多银行高层管理者乃至老板也都是商业学徒出身。

据考证,“学徒制”最早起源于重视“手艺人”传统的德国,但在瑞士发展得最为充分。瑞士多山,历史上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产品要有竞争力就必须具有过硬的质量,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瑞士普通高中并不免费,职业教育却是完全免费的,由此可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瑞士学徒制的关键,是企业和行业协会与职业学校的紧密结合。在瑞士,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选择职业教育,这意味着他们会在好奇心最重的年纪去探索个人的兴趣和挖掘自己的潜质。同时,提供职业教育的并不是学校,而是一些比较优质的企业或行业协会。

企业为学生培训提供场所、设施和岗位,提供学习培训经费并向学徒支付一定的薪金。同时,企业和各种职业、专业和行业协会一起决定职业培训内容,并接受政府委托协助组织职业资格考试。

在整个学徒期间,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规律,并通过师徒相授的模式把一些制造业的秘密完整地传承下来。而企业之所以愿意提供学徒岗位并支付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吸纳年轻人的创意,熟知新一代员工特点,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开来,取得社会认同感。

凡能提供学徒岗位的企业,都会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企业。

瑞士没有专门的联邦教育部,但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充分动员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因为企业最知道自己的需要。可以说,瑞士职业教育的成功奠定了瑞士制造的坚实基础,这就好比巴西的足球、美国的篮球以及中国的乒乓球一样,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涌现人才,就是因为有庞大的社会基础。

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也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瑞士青年的失业率仅为3%左右,为全欧洲最低。

有关专家认为,瑞士的职业教育没有背离企业需要,也没有以升学考试为导向,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着重视和尊重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这不但为瑞士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瑞士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一个突出亮点。(完)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