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美国 > 诺贝尔奖得主:实证经济学的胜利(2)

诺贝尔奖得主:实证经济学的胜利(2)

腾讯财经2013年10月16日09:51分类:美国

学术观点曾激烈碰撞

法玛在经济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作为“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奠基人,他的观点在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中被不断引用。

法玛的这一理论成型于其博士毕业论文,他认为,股票价格波动是无法预测的,遵循“随机行走”的轨迹。这一观点被法玛在1965年的一篇名为“股票价格行为”的论文中被首次提出。

在1970年的《金融日志》学术期刊上,法玛发表了一篇名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的评估”,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真正定义的奠基性理论著作。在文章中,法玛提出了“强有效”、“半强有效”和“弱有效”三种市场形式,法玛将有效市场定义为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的市场。

根据这一假设,法玛认为,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在有效市场中,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然而就在法玛的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院讲堂上都被讲授时,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一位得主席勒则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1981年,席勒在一篇名为“股价确实会因为波动剧烈而无法用随后的股息来衡量吗?”的文章中,席勒对“有效市场假说”发出了直接挑战,席勒认为,在理性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将根据股票未来的股息收入,通过折现来衡量当前股价水平,而非所谓的“随机行走”。

席勒引用了美国股市自1920年以来的表现,并将对未来股息预期和折现率考虑在内,席勒得出结论认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比仅根据对未来理性预期的因素要大。

“没人会料到这两个人会同时获奖。”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贾斯汀•沃尔夫斯说,“一个是有效市场之父,一个是无效市场之父。”

席勒曾被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和许多此前藉藉无名的诺贝尔奖得主相比,席勒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非学术领域,都成名已久。他是财经媒体的常客,经常会出现在CNBC或彭博财经电视台的演播台前。作为在行为金融学和房地产价格研究方面的权威,席勒几乎是现代经济学实证研究的代言人。

但席勒本人并非是一位性格张扬的人,这一点相信所有看过席勒公开课视频的人都会毫无异议,他身形瘦削、说话慢条斯理,总是带着浅浅的微笑,浑身上下的学究气质浓厚。

席勒于19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理性预期和利率结构”。

席勒目前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耶鲁大学国际中融中心研究院,自1980年起任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院,从2005年起担任美国经济协会副主席,2006年-2007年间任东部经济协会主席。

席勒被路透评价为“在金融市场波动和资产价格动态研究方面的先驱”。自1982年在耶鲁大学任教起,席勒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责任编辑:王婧]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