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日本 > 三大自贸区谈判 主要经济体以期“抱团过冬”

三大自贸区谈判 主要经济体以期“抱团过冬”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3月29日18:11分类:日本

新华08网北京3月29日电 为期三天的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28日在韩国首尔结束,中日韩三国讨论了自贸区的机制安排、谈判领域及谈判方式等议题。

本月25日,日本和欧盟宣布启动“经济合作协定”(EPA)谈判。而此前,日本政府已宣布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

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面对金融危机及其余波,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了自贸区谈判的步伐,以期“抱团过冬”,这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潮流。

FTA:三国加强合作

中日韩FTA首轮正式谈判26日至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中日韩三国表示,将共同努力,创造有利环境,推动谈判早日取得成果。三国商定,今年后两轮谈判将分别在中国和日本举行。

日本共同社评论说,中日韩三国经济规模占全球两成,中国和韩国是日本最密切的经贸伙伴,虽然日本在同步推动TPP和日欧EPA等大型经济合作框架谈判,但由于中韩两国没有参与这两个自贸区谈判,日本无法充分享受亚洲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大带来的好处,因此强化与中韩的经济联系对日本而言是当务之急。

分析人士称,日本是同时加入TPP、中日韩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有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参与)谈判的唯一国家,这有利于日本在三个谈判中左右逢源,最大限度参与规则制定。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菅原淳一认为,日本同步参与多个大型自贸区框架谈判,有望在美国主导的亚太自贸区构想和中国-东盟为主的东亚自贸区构想中发挥“桥梁”作用。

然而,中日韩FTA谈判能否一帆风顺尚不可知。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称,中日韩FTA的顺利推进面临两大课题:一是中日韩三方各自在农产品、工业制品方面的关税保护如何打破;二是中日、韩日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摩擦如何克服。

EPA:日欧互相取暖

日本和欧盟25日同意启动自贸区谈判。日本和欧盟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欧盟是日本第三大出口市场,2012年日本对欧盟出口额为6.5万亿日元(约合690亿美元);日本是欧盟第七大出口市场,2011年欧盟对日出口额为690亿欧元(约合900亿美元)。

日本媒体指出,欧盟推动自贸区谈判是为摆脱当前经济困境,在亚洲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欧盟受到日本加入TPP谈判的刺激,不愿美国独享亚太市场红利。

欧盟测算,一旦双方结成自贸区,欧盟对日出口可能增长32%,在欧盟创造42万个就业机会,日本对欧盟出口可能增长23%。 

日本一直希望通过日欧EPA让日本汽车、电子产品等在欧洲赢得更大市场。韩国与欧盟的自贸协定2011年生效后,韩国汽车等产品在欧洲占有率迅速扩大,令日企有了更大危机感。

目前,日欧EPA谈判的主要关切是日本能在取消非关税壁垒方面做出多少努力。欧盟贸易委员德古特25日在东京表示,日本取消汽车、食品、医药、政府采购等长期存在的非关税壁垒是谈判成功的关键。德古特甚至警告,日欧EPA谈判启动一年后,欧盟将评估日方在取消非关税壁垒方面取得的进展,如不能令欧盟满意,欧盟将单方面中止谈判。

TPP:美国期待主导

TPP谈判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四个环太平洋国家于2005年6月发起,但直到美国2009年底宣布加入后,才引起世界关注。在美国主导下,过去三年TPP谈判已完成16轮,参与谈判的国家也扩充到11个,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加拿大陆续参与其中。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本月宣布,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但这还需获得其他谈判国同意。如果完成谈判,包括日本在内的TPP成员国经济规模将达到全球经济总量的近四成。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之所以高调快速推进TPP谈判,主要意图有三个。首要目标是巩固和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修·古德曼和迈克尔·格林认为,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但如果没有日本参加,TPP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其次,美国希望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规则来构建新的自贸区模式,重构亚太贸易版图,掌握国际贸易主导权。

再次,通过TPP尽快实现奥巴马政府的五年出口翻番计划。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在11国框架下(不包括日本),到2025年TPP将使美国出口增加548亿美元,日本加入后,这一数字将增至1235亿美元。

不过,日本今年7月将举行参议院选举,而日本农村选民因担心自身利益受损普遍反对加入TPP,这可能会影响日本的谈判进程。(综合新华社驻东京记者冯武勇、驻华盛顿记者高攀报道)

[责任编辑:彭桦]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