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英国 > 英报文章称英美尚无财政紧缩必要

英报文章称英美尚无财政紧缩必要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2月28日15:15分类:英国

新华08网北京2月28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2月28日登载该报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题为《欧美财政紧缩并无必要》,摘编如下:

在2010年6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上,高收入国家纷纷转向财政紧缩。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正在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是促使这些国家调整政策的原因之一。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害怕本国可能会沦为另一个希腊。G20会议公报明确指出:“发达经济体已承诺出台相关财政计划,到2013年时将财政赤字削减至少一半,到2016年时稳定住或降低政府债务相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这种做法是否既必要又明智?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场令全球感到恐慌的主权债务危机中,欧元区处于核心位置。人们认定,对那些陷入困境的政府而言,迅速实施财政紧缩是必需的。这种观点进而又说服那些尚未承受市场压力的国家先行展开财政紧缩。这恰恰就是英国联合政府的立场。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希腊式危机迫在眉睫的观点,特别是某些共和党人。今天,围绕“强行分段减支”的论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担忧的产物。

现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比利时经济学家保罗·德格罗韦是相反观点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在我看来,他的论述很有说服力。德格罗韦的观点是,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源于欧洲央行的政策失误。正是因为欧洲央行拒绝充当欧元区各国政府的最后贷款人,它们才遭遇流动性风险——由于国债买家不相信自己随时都能将买入的国债轻易脱手,这些国家政府的举债成本出现攀升。这才是迫在眉睫的危险,失去偿债能力得排在后面。

如今,德格罗韦教授在一篇与人合作撰写的论文中指出,欧洲央行通过所谓“直接货币交易”(OMT)收购陷入困境的政府的债券,这一原则决定为人们检验他的假说提供了可能。

他指出,2012年第二季度(当时欧洲央行公布了OMT计划)以来,各国国债相对德国国债息差缩窄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它们的初始息差。简而言之,“息差缩窄在恐慌因素最强的国家表现得最为强烈。”

基本面因素起到了什么作用?毕竟,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希腊)曾经且正在面临可怕的财政状况。其中一个基本面因素是债务相对GDP的比率(债务GDP比)的变化。上述论文提出了三个重要发现。第一,欧元区所有国家的债务GDP比都出现上升,甚至在欧洲央行公布OMT计划后也是如此。第二,事实证明,这一比率的变化不能用来准确预测息差的缩窄。第三,息差决定了各国要承受的财政紧缩。《纽约时报》的保罗·克鲁格曼补充了一点:对于陷入困境的经济体而言,紧缩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9年至2012年紧缩力度越大,产出下滑的幅度就越大。

如果早一点推出OMT,欧洲央行本可避免恐慌情绪滋生,息差也就不会被推高,各国也就不必实施财政紧缩。但它没有那么做。为此,数千万人正在承受不必要的苦难。这真是一场悲剧。然而,我能理解欧洲央行为何没有那么做。原因可能有两点。首先,这种援助只有在欧元区国家明确表示愿意接受紧缩后才能提供。其次,如欧洲经济顾问组织在其最新报告中正确指出的那样,真正的问题一直是破坏稳定的资本流动、外部失衡和竞争力日益下降,而不是财政赤字。但人们也许会辩称,财政紧缩虽然很残酷,但它却是迫使欧元区国家调整相对成本和实施必要的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唯一途径。我的同事沃尔夫冈·明肖则认为,事实刚好相反。但我想知道的是,欧元区在经过这种“治疗”后还能否存活。如果核心成员国给予实力较弱的成员国更多的时间来调整,那么它们自身的境况也会变得更好。

欧元区以外国家的处境则截然不同。由于不面临类似的流动性问题,它们不必去担心欧元区国家出现的息差扩大。既然彻底违约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在一级近似下,英国或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应该反映出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再加上少许风险溢价。很多人认为收益率可能飙升。其实,这是在押注通胀会大幅上涨。虽然通胀的粘性一直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大,但这种通胀大幅上涨似乎不太可能出现。货币主义者可以提及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较低。凯恩斯主义者可以提及私人部门的过剩储蓄。这两者均不能说明通胀压力会加大。

因此,恐慌是个错误,英国联合政府也就没道理转向长期紧缩计划。难道政府官员们从未听过“节俭悖论”吗?如果国内私人部门和对外部门紧缩开支,那就别指望公共部门也能同时紧缩(无论它客观上有多么努力),除非它愿意把经济推入更为严重的低迷。英国的复苏已陷于停滞,赤字也居高不下,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尽管短期因素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样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英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或将被多次下调——这倒不是说这些下调会为人们提供什么特别有用的信息,因为英国是一个自己可以印钞的发债国。

如牛津大学的西蒙·雷恩·刘易斯指出的那样,“我们本应在2010年的恐慌结束之后大幅调整政策——当时已经很明显的是,那场债务危机其实是一场欧元区危机,而英国的长期利率已随着经济前景的转暗而下滑”。那么,这种政策调整会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很简单。首先,如伦敦经济咨询公司Smithers & Co的安德鲁·史密瑟斯指出的那样,有必要认真关注一下英国非金融企业部门为何出现了似乎是结构性的财务盈余。其次,当前支出的紧缩水平有必要明确视经济状况而定:经济增长得越快,紧缩水平应越高;经济增长得越慢,紧缩水平应越低。第三,必须尽一切努力加快结构改革,这种改革可能会鼓励私人部门扩大投资。第四,银行业必须彻底交代亏损状况,接受必要的资本重组,以便重新开始放贷。最后,英国政府必须认识到,当前的利率水平为扩大公共投资提供了一个百年难遇的机会。

长期而言,财政赤字必须消除。短期而言,英国有机会推动增长。它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美国也应如此。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