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欧洲 > 世界经济展望:欧洲灾难远未完结

世界经济展望:欧洲灾难远未完结

分享到
中国证券网2012年12月08日13:00分类:欧洲

核心提示:纵观2012年,欧元区除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之外,在诸如银行联盟、财政联盟等结构性改革上乏善可陈,在财政赤字整顿上也差强人意。这意味着,欧债危机的病根并没有得到医治。欧元区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缓解短期危机,而是要从中长期解决结构性问题。

□金旼旼

临近年底,从欧元区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一切开始变得乐观起来:欧元区边缘国家———被称为“欧猪五国”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爱尔兰———融资成本降至年内最低点;而欧元对美元汇率则创下两个多月来高点;股市在6月创下年内低点后,整个下半年欧洲股市都欣欣向荣,德国股市已创年内新高,法国股市也接近年内高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欧债危机好转甚至结束,相反,纵观整个2012年,欧元区除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之外,在诸如银行联盟、财政联盟等结构性改革上乏善可陈,在财政赤字整顿上也差强人意。这意味着,欧债危机的病根并没有得到医治。随着市场暂时好转,欧元区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政治动力正在下降,这可能使欧债危机迁延发展成更为麻烦的慢性疾病。

毫无疑问,欧债危机依然是当下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欧元区还没有乐观的理由,市场的暂时好转并非是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而主要得益于欧洲央行的购债计划、欧盟的援助计划等非常规手段。市场情绪是最善变的,一旦新的危机苗头出现,形势可能再度急转直下。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字,欧元区在今年第三季度再次陷入衰退,预计全年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4%,明年将微弱增长0.1%。但这一判断仍被外界普遍视为过于乐观。经合组织(OECD)预计,欧元区明年经济仍将出现0.1%的负增长,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等投资银行也认为,欧元区可能要等到2014年才能恢复增长。

处于风暴中心的希腊,今年两次免于退出欧元区,并在3月和11月两度获得欧盟出手援助。但希腊在2014年前绝对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从2008年到2013年,希腊都将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潭,目前希腊失业率高达25%,而年轻人失业率更高达57%。

而欧盟今年3月出台的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以及11月底出台的440亿欧元救助计划无法彻底斩断希腊问题。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在11月爆发公开冲突的主要原因。在希腊援助问题上,欧盟一再暴露出决策不力,而IMF则深知,如果不减少官方持有的希腊国债,希腊断不可能完成到2020年将债务占GDP比例降至120%的目标。因此,最新援助计划只是为希腊争取到了更多时间,希腊问题在明年仍然会再度爆发。

其他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经济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将到2014年才有望恢复增长。从2008年到2013年的6年间,意大利和西班牙有四年处于经济萎缩,而葡萄牙除了2010年有所增长外,其余5年均处于零增长或萎缩状态。唯一的亮点是爱尔兰,从2011年起经济就已恢复稳步增长势头。

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也正在大幅放缓。欧元区经济的火车头德国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仅为0.8%,大大低于去年的3%和前年的4.2%。而法国经济预计今年将微弱增长0.2%,低于去年和前年的1.7%。

经济下滑和财政紧缩的恶性循环令欧元区国家苦不堪言。截至10月,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6.2%,意大利达11.1%,葡萄牙高居16.3%,连法国也高达10.7%。整个欧元区有近1900万人找不到工作。

眼下的情况的确很糟糕,但欧元区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缓解短期危机,而是要从中长期解决结构性问题。对整个欧元区来说,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是统一货币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这两大计划要实施起来将遭遇诸多政治阻力和技术难题,在今年并无任何实质性进展。对欧元区国家来说,财政和银行联盟必然意味着要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德国尚不清楚究竟该让渡多少,而法国则压根没有严肃考虑这一问题。

对具体国家来说,为重新获得经济活力,必须放弃高税收、高福利的大政府模式,必须重新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必须减少管制重新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在这方面,南欧国家走在了前面,而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却依然在大政府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这也是IMF总裁、法国人拉加德日前严厉警告法国的原因。她表示,如果法国不推进结构改革的话,将被意大利和西班牙反超。

左翼总统奥朗德上台后,法国的政策走向令人咋舌:将对富人的最高税率上调到75%,导致大量企业家逃离法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甚至部分废除了萨科齐的推迟退休政策。法国政府开支占GDP的比例高达57%,位居欧元区之首,但奥朗德却企图通过进一步扩大政府规模来应对危机,无疑是南辕北辙。政策走向不明朗,也是评级机构标普和穆迪分别在年初和年末剥夺法国3A评级的主要原因。

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北大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认为,欧元区的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更加一体化,要么分崩离析,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只不过要真正走到最痛苦的终点,或许还有很多很多年。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