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解封中的英国经济恐留“持久伤疤”

新华财经伦敦5月31日(记者 孙晓玲)自英国首相3月23日宣布实施“封锁”禁令以来,英国非生活必需品商店关闭、大量工厂停工、商业活动数量锐减。虽然,政府迅速采取一揽子的紧急财政和货币政策,但随之而来的3月、4月生产、零售、就业等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可避免的断崖式下滑,新冠疫情使英国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面对这场疫情危机,英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出台迅速、力度空前。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3月之内实施两次紧急降息,3月19日其基准利率下调到300多年来的最低点0.1%。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于3月17日宣布,英政府将为各种规模企业提供约3300亿英镑贷款。同时,政府为自主择业者和因疫情影响的工薪族提供工资保障,由政府发放80%薪酬,最高至每月2500英镑。

经济遭受空前打击

虽然政府的救助措施对于稳民心、稳就业、稳预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但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仍十分巨大。

英国市场调查机构IHS马基特公司和英国采购与供应特许协会5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英国综合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至13.8%,远低于3月的36.0%。同时,占据英国经济80%的服务业4月PMI也下滑至13.4%。

英国国家统计局5月20日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4月英国CPI萎缩至0.8%,远低于3月份的1.5%,更低于英国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经济下滑带来失业人口激增。5月19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就业数据显示,4月份英国失业人数上升到210万人,申领就业救济的人数环比上涨69.1%。

英国知名经济预测机构安永统计俱乐部首席经济顾问霍华德.阿彻表示,尽管英国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就业救助方案,但“经济陡然下滑使得4月失业救济申领人数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

逐步解封挽回损失

随着新冠死亡人数和确诊病例减少并趋稳,5月10日以来,政府不断宣布并更新“解封”措施,试图尽快推动经济活动复苏。例如:鼓励建筑业和制造业复产复工,允许汽车展销厅和商业店铺6月起陆续开放,允许酒店餐饮等行业自7月起陆续营业。

为挽回损失,大量商业企业出台应对举措。例如,包括伦敦知名百货公司哈罗德百货等不少商家近日宣布,将通过打折促销方式招揽顾客。英媒《太阳报》5月29日报道,连锁百货公司John Lewis计划6月15日重新开放,目前已开始执行50%网购折扣力度。同时,一些零售品牌,例如M&S、Next等,也加入打折行列,最高执行7折优惠,以解决庞大的积压库存。

疫情期间受损严重的航空业也开始复苏。英廉价航空公司Easyjet近日宣布,自6月15起复航,首批复航航班主要针对英国和法国的国内航线。同时,公司计划裁员30%,以压缩成本,提升效率。公司声明称,尽管大手笔改革以“力挽狂澜”,但是2020年第四季度航空运力预计仅为2019年同期的30%,公司预计需要三年时间方能将运力恢复至疫前水平。

英国智库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安德鲁.古德温表示,虽然解封之后英国经济活动指数会高于4月份水平,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猛药刺激恐留“持久伤疤”

虽然,英国政府的当前政策已逐步由“紧急救助”到“恢复经济”阶段过渡,但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可怕失业潮,如何消化巨额的紧急政府借贷,是摆在约翰逊政府面前的艰巨挑战。

据英国独立的“预算责任办公室”估计,2020年第二季度,英国失业人数可能增加约200万人。据英媒《金融时报》5月30日报道,政府对“失业率可能很快达到10%”的警告高度重视,目前正在草拟一项大规模的“创造就业计划”,预计将在夏季之前宣布。

《金融时报》报道称,新的“创造就业计划”重点预计将在“基础设施升级”领域,包括宽带和绿色能源项目。报道援引一位部长的话说,“碳捕获与储存以及海上风能项目”可能获得政府支持。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正在制定一项新的技能培训计划,将对工人(尤其是年轻人)进行就业再培训。

相比迫在眉睫的就业压力,疫情间的巨额政府借贷则可能带来长期影响。英国财政研究所警告说,规模空前的金融救助措施带来的财政后果将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陆续显现。《金融时报》援引英财政部对独立经济学家一项调查表明称,巨额刺激恐给“英国经济繁荣和公共财政留下持久的伤疤”。

英预算责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英政府本财年预算赤字将升至273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金融时报》报道称,预计到2024年下次选举之时,英国借款或将达到1340亿英镑,其国民收入年度赤字可能达到5%。

正在经历疫情冲击和逐步解封的现实,不断接受大量失业和创造就业的压力,以及应对巨额公共支出带来的“持久伤疤”,步入“后脱欧”时代的英国前方道路荆棘丛生。

编辑:柳苏源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