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日本 > 英报称日本市场波动不代表安倍经济学失败

英报称日本市场波动不代表安倍经济学失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5月30日16:25分类:日本

新华08网北京5月30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5月30日刊登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撰写的文章,题为《日本复苏的荆棘之路》,摘编如下:

近期,日本提振经济的努力遇到了挫折。债券收益率上涨,股市下跌。一些人当即宣称“安倍经济学”(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起的改革)失败。

这很可笑。“安倍经济学”或许会失败,但不会是因为债券收益率升高或者股市震荡。相反,如果日本复苏,债券收益率肯定会上升,而股市震荡则是正常现象。这项非常必要的日本复苏计划会面临风险,但近期这种迹象并不明显。

诚然,日本十年期政府债券比5月6日高出347个基点(0.347个百分点),但依然只有0.91%。这与去年同期持平。从5月22日到27日,日经指数下跌了9.5%。但在2012年11月13日到2013年5月22日期间,该指数累计上涨了80%。没错,近期日元美元汇率小幅上涨,但依然比2012年10月初的汇率低23%。

除了短期波动这种可能没有什么意义的解释之外,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种走势呢?《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如果股市下跌引起较大骚动的话,它不是反映人们对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的担忧,就是反映投资者对日本债务的担忧,或者是对日本央行的决心的担忧。第一种担忧可以解释股市下跌,但无法解释债券收益率上升。第二种担忧可以解释收益率上升,但无法解释日元走高。第三种担忧可以解释债券收益率上涨、股市走软、日元汇率走强,这些都是对货币政策比目前所承诺的偏紧而做出的回应。他得出结论认为,最后一种是最合理的解释。

然而,这只是短期的分析。较长远来看,当前债券收益率远高于其最低点——接近0.4%的水平,股市比去年11月的最低点位高出63%,而日元汇率也远低于此前的峰值。

这幅较为长期的画面表明,投资者依然相信,日本央行和日本政府对他们采取的新政策是认真的。2013年第一季度3.5%的经济增长率与新政策可能没有多大关系,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令人欣慰的。

同样,日本转变政策必然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日本央行理事会的一些成员认为,当前政策立场令人困惑,因为政策目标不仅是要提高通胀率,也要降低利率。债券市场的波动使日本央行新任行长黑田东彦受到批评。一些人认为,银行所持日本国债组合遭受了损失,将破坏他们借贷的能力和意愿,给经济复苏带来障碍。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纷纷对日元贬值发出了批评。

我们如何评价这些争论?首先,结束通缩并恢复增长的决心应会推升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在一个年通胀率为2%的稳定经济体,长期利率不会低到0.5%的水平。近期日本利率小幅上升并不表明政策失误,而是新政策有望成功的一个初步征兆。

然而,重要的问题是,如果要让实际利率下滑(这是必要的),利率涨幅不应超过预期通胀率。日本央行必须就长期利率走势提供指引。当利率超出某个上限(或许是移动的上限)时,日本央行应该愿意无限制地买入国债。它可以表明,在多长时期内将把短期利率维持在零的水平,以此支持这一政策。而这种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推翻。例如,利率可能维持在零的水平,直到物价(而非通胀率)达到指定水平。这样一来,日本央行将可以成功地带来某种程度的可预测性。

其次,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必须想个好办法来管理巨额的日本政府债务。不管采取哪种解决方法,其中都必然要包含“货币化”这一激进举措。这可能需要长久地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这样做将给储户造成负担。但在日本,让银行为政府提供超廉价的永久性融资是合理之举,因为经济增长预期疲弱,私人借款不太可能强劲复苏,同时公共债务数额巨大。此外,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较低或为负值,可能会导致日元贬值、资产价格上涨以及私人支出扩大等效应,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

第三,对日元疲软的影响感到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我曾提出,扩大经常账户盈余是抵消日本企业界储蓄过剩的一种方法。但伦敦朗伯德街研究机构的查尔斯·杜马斯认为,批评者的担忧是有充分理由的。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稳定的风险都很大。这一点明白无误。但日本必须冲破困境,也仍然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但要取得根本的成功,唯有推行结构性改革:日本必须将更多的收入从企业转移到股东、政府和工薪阶层。较长期来看,日本需要提高实际工资水平,降低折旧免税额,提高针对留存利润的税收,同时增加股息。归根结底,安倍晋三不可能单纯依靠操纵货币和日元贬值来获得成功。他必须解决日本根深蒂固的企业强势问题。这将是一场真正的变革。他会尝试这么做吗?我对此仍深表怀疑。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