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欧洲其他 > 荷兰确保生猪养殖产业发展有"三招"

荷兰确保生猪养殖产业发展有"三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4月08日17:07分类:欧洲其他

新华08网海牙4月7日电(记者潘治 姜慧)荷兰是全球农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生猪养殖也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促进生猪养殖业发展,尤其是在死猪处理环节,荷兰形成了三个"高招"。

曾经前往中国调研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专家霍斯特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荷兰主要通过建立数据库以形成动态监测和疫情追踪、集中统一处理死猪、明确生产链条各方责任以共同实施严格监管这三个方面,来促进荷兰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建立专业数据库

1997年荷兰暴发古典猪瘟病毒,全荷死亡猪达180万头,造成经济损失近20亿欧元。惨痛的经历让荷兰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直接后续措施之一是建立并完善了养殖户注册数据库,规定荷兰所有家禽养殖户必须就有关信息在政府注册。

对于生猪这样数量多、规模大的禽畜种类,相关规定虽不要求给每头猪建立详尽的"档案",但在这个庞大的家禽养殖户数据库中,每头猪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号",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

借助上述数据库,荷兰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更加严格的附属措施,例如规定家禽运输公司一次最多只能运输3家养殖户的家禽等,并依靠数据库进行监督管理,以杜绝大范围猪瘟再次暴发。

霍斯特指出,运输环节对于控制生猪死亡具有重要意义。在猪从养殖户运输到另一个养殖户或屠宰场后,司机有义务对运输车辆进行清理和消毒。此外,运输司机有义务记录每次猪只运输的数量、转运详细地址和时间、涉及养殖户名称等。限制一次性运输养殖户数量的好处是减少不同养殖户间猪的接触次数,一旦瘟疫暴发,便于疫情控制和跟踪追查来源。

集中专业处理死猪

根据荷兰有关规定,如果养殖户怀疑猪等牲畜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或者怀疑出现疫情,养殖户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并随之启动相关疫情控制措施。霍斯特介绍说,在荷兰有一家专门的死亡家禽消毒处理公司,名为Rendac。这家公司在全荷兰有数十辆专业运输车辆,每天根据区域划分开到指定地点收集包括死猪在内的所有家禽尸体。

此前养殖户需要向Rendac工厂缴纳一部分死猪等运输、处理费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但从今年开始,荷兰政府出台了新的规定,所有相关费用将由养殖户独立承担,这也使得Rendac工厂的运营走上了更加市场化的道路。

荷兰只有一家家禽处理工厂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类似专业性很强的工厂设备专业程度高、投资规模较大。而荷兰地域狭小,无需兴建多处。另一方面,仅一家专业工厂便于政府对处理工厂进行管理。处理工厂不仅需在各方面符合政府所有健康安全标准,且需要通过政府年度安全检查。

政府监管有力

荷兰新食品安全局是荷兰经济部下属的集荷兰动植物健康监测、动物福利监管和食品消费监管于一体的具有实际监管权力的政府执行机构。新食品安全局具体监管内容包括(养殖)动植物健康的疾病预防、疾病(或疫情)虫害处理、药品使用、(养殖)动植物福利、屠宰场卫生健康、肉食品加工、动植物肥料饲料、食用水质等,监管覆盖到全方位。

具体而言,新食品安全局每年定期1-2次到养殖户进行全面实地检查。如果某个养殖户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新食品安全局即将其列入"黑名单",加大检查次数,直到养殖户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必要时,还会处以罚款。

除此之外,历经多年发展,新食品安全局及其他一些荷兰政府机构与荷兰生猪养殖行业协会"生猪营销委员会"、生猪养殖户以及相关处理工厂和运输公司等,还共同形成了"多方协议",对相互之间的权、责、利进行明确分工,并构成一定约束力。

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建议

霍斯特先生认为,中国的生猪生产在有效提高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减少生猪疾病、提高畜牧业和饲料利用率等。

他着重强调了两点:"第一,中国需要明确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目标,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第二,单就处理死猪方面,中国有些政策需要及时调整。譬如,在中国养殖户掩埋死猪是被允许的,而这在荷兰是完全被禁止的。因为死猪掩埋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公众饮用水健康具有一定隐患,而这点应该引起重视。"

他另外指出,"中国普遍存在一些只有1、2头猪的小型养殖户。如果养殖户不申报注册,政府将很难做到跟踪调查和疫情控制。在中国很多省份和城市,养殖户还是以散户形式存在,如果能形成集约化养殖、形成生猪养殖产业链,从养殖户卫生条件、养殖设备、饲料供应、政府监管等方面都会是利大于弊。"

霍斯特最后补充说:"在荷兰,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死猪处理方案,无论是从监管方还是合作方,都需要按照规定执行。如果出现养殖户不按照规定注册猪只数量或有其他违规行为,就会被罚款或者停业整顿。这样的措施必须得到强力执行。"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