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欧洲 > 欧债危机总体缓和 多重危机仍未根本性扭转

欧债危机总体缓和 多重危机仍未根本性扭转

http://world.xinhua08.com/来源:新华08网2012年04月09日15:08

核心提示:有不少欧盟专家及官员认为,欧债危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分析认为,欧债危机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欧元区在债务危机的重压下瓦解的可能性也极小,欧洲国家将通过深化一体化,寻求逐步走出债务危机。

新华08网布鲁塞尔4月9日电(记者刘江 张正富)去年12月欧洲央行首次3年期再融资操作以及今年3月份希腊债券置换计划实施以来,欧债危机形势出现趋缓迹象,尤其是重债国债务形势略有好转,有不少欧盟专家及官员认为,欧债危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分析认为,在形势趋缓的同时,伴随欧债危机而生的多重危机仍未出现根本性好转,危机的最终解决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欧债危机形势缓和的六个表征

从市场反应来看,一度在去年底急剧恶化的欧债危机在进入2012年以后有所缓和,令不少人喜出望外。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指出,欧元区债务危机最坏阶段已经过去,情况正趋稳定。意大利总理蒙蒂认为,欧元区危机已经见底。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欧债危机正在消退。具体来说,欧债危机缓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希腊债务危局暂时消除。由于希腊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接近160%,市场及国际社会始终对希腊会否无序违约甚至退出欧元区忧心忡忡。然而,经过激烈的谈判,希腊政府与私人债权人以及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3月份最终达成的希腊债务减记方案与国际救助计划。分析认为,国际救助计划的正式通过意味着希腊在未来两三年将暂时处于"安全区域",对市场的干扰程度将大幅降低。同时有多种迹象表明,希腊国内的主流政党及大多数民众依然坚定支持希腊留在欧元区,对必须接受的牺牲和痛苦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第二,西班牙、意大利等其他重债国形势有所好转。今年以来,西班牙、意大利两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从去年的7%以上降至5%以下。有分析指出,意大利经济基本面较好,2011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仅为3.9%,且有一定的实业基础,产业多元化程度较高,因此经济抗压能力较强。同时,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的经济形势在新政府上台之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第三,欧洲央行出手救助,银行业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去年12月21日,欧洲央行为500余家欧元区的银行提供4890亿欧元的1%低息三年期贷款;今年2月29日,欧洲央行又向800余家欧元区银行提供5290亿欧元的同样贷款。分析认为,总计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大大缓解了欧洲银行业危机。摩根士丹利1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欧洲央行第一次长期再融资计划中,意大利银行业贷款规模高达500亿欧元,占该国银行业2012全年融资需求的90%;西班牙银行业贷款规模为250亿欧元,占全年融资需求的三分之一。

第四,欧盟在加强财政纪律等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重要步伐。3月2日,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25个欧盟成员国在欧盟春季峰会上正式签署"财政契约",以加强各成员国的财政纪律。从长远来看,这是欧洲财政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是欧盟向财政同盟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可以从制度上避免债务危机再次发生;从中短期来看,此举可以向市场注入信心,显示出欧盟对于债务危机标本兼治的决心。

第五,各重债国表现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强烈意愿。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在新政府上台后都实施了切实有效的结构性改革,如放开劳动力市场、降低退休金和最低工资等,成效也得到了欧盟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即使是此前一直不愿改革的希腊,在国际救助机构及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压力下,从今年2月份以来,政府和议会相继通过法案,决定将最低工资标准降低22%,年内减少32亿欧元的政府开支,2015年前裁减15万名公务员。

第六,德国在解决欧债危机上态度出现积极转变。一直以来,德国民众和政界在如何解决欧债危机、德国是否应出资解决危机等问题上态度分化极为严重,各方观点不一,致使默克尔政府犹豫不决,遭到外界批评。分析认为,在没有财政纪律、重债国没有实施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默克尔政府明白德国即使出再多的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而一旦各国的结构性改革出现积极进展,财政纪律得到加强,德国的态度就开始转变。此外,德国态度的转变还因为担心危机之火烧及自身。今年1月13日,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自1975年以来首次失去3A主权信用评级。

欧债六重危机未得到根本解决

虽然欧债危机形势在不同层面上都表现出缓和迹象,但是危机远未解决,一系列根本性矛盾未得到根本扭转,主要包括以下六重危机:

一是体制危机未根本解决。欧元区在统一货币的同时没有实现财政一体化,缺乏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纪律约束各成员国的财政行为。分析认为,尽管25个欧盟成员国已经签署"财政契约",但是依然有很多变数。

首先,爱尔兰决定要对是否正式加入"契约"举行全民公决;在民调中一路领先的法国总统候选人奥朗德承诺要在5月份的大选后重新就"契约"的关键内容同其他欧盟国家谈判。其次,"契约"中的惩罚力度尚不具"威慑力",对于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最高罚金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0.1%。另一方面,欧元区金融"防火墙"仍不够坚实。今年3月底,欧元区财长决定将欧元区"防火墙"的实际救助规模扩大至7000亿欧元,但是如果西班牙或意大利"东窗事发",当前规模的"防火墙"将爱莫能助。

二是财政债务危机未根本解决。截至2011年10月,希腊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接近160%。实施债务减记后,虽然希腊政府欠私人部门的债务减少了1000亿欧元,但是却多了1300亿欧元的来自公共部门的贷款,这就意味着希腊的债务总额不降反升。鉴于希腊的经济已进入第五个衰退之年,而且还要实施很多紧缩措施,因此希腊的偿债能力丧失殆尽,债务问题出现反复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时,意大利的债务规模依然很大,高达1.9万亿欧元,占GDP的120%,鉴于意大利经济增长已陷入衰退,如何偿还巨额债务依然是个难题。此外,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债务规模也居高不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欧元区政府整体的债务占GDP比重已接近90%。

三是经济增长危机未根本解决。经济增长是恢复偿债能力和重建市场信心的基础,由于债务危机已经波及实体经济,而且欧洲当前解决债务危机的措施主要集中在财政紧缩而忽视了刺激经济,所以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十分黯淡,给债务危机的解决带来更大不确定性。2011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萎缩0.3%,其中有13个成员国经济下滑,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希腊等7个国家连续两季度出现萎缩,意味着已陷入衰退。欧盟委员会2月底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欧元区的经济今年很可能会萎缩0.3%,出现轻度衰退,这必将给欧债危机的前景蒙上更大的阴影。

四是竞争力危机未根本性解决。追根溯源,欧债危机是由欧元区成员国竞争力失衡引起的。具体来说,竞争力差距很大的国家,如德国和希腊,使用同一货币后,希腊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相对来说就更没有竞争力。同时,欧元区诞生后,希腊政府和政党还想让希腊民众享受同德国一样甚至高于德国的福利水平,而希腊可以以很低的利率从德国及北欧国家的银行或欧洲央行得到大量贷款。

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希腊的这一借来的"繁荣泡沫"破裂。此外,既然通过举债就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总量,希腊等南欧国家也就失去了提高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源动力。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各国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不断拉大。1996年至2010年间,德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仅上升8%,法国上升13%,而重债国葡萄牙上升了24%、西班牙升35%、意大利升37%、希腊升59%。不过,缩小欧元区竞争力和生产力差距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五是银行业危机未根本解决。虽然欧洲央行大量注入流动性缓解了欧洲银行业危机,但是银行业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掩盖了深层次问题。欧元区银行业危机与债务危机交织,主要表现为,各国的银行,尤其是重债国银行业持有的主权债务绝大多数都是本国主权债务。欧洲银行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希腊银行持有的主权债务中有94%是本国国债,西班牙为90%,葡萄牙为79%,意大利为78%。

分析认为,一方面这些重债国政府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救助其银行;另一方面,一旦这些国家债务危机恶化,各自的银行业会随即出现重大危机。

六是政治危机未根本解决。欧债危机本身也是一场政治危机。从重债国层面上来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重债国的执政党全部更换。政府更迭后,重债国在推进紧缩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很多"痛苦"的改革最终能否顺利推行都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即将举行议会选举的希腊。如果在民调中一路领先的希腊新民主党上台,或者没有哪个政党能够获得绝对多数,第二轮国际救助计划的命运令人担忧。新民主党领导人萨马拉斯此前已经表示,当选后将就救助条件重新同国际救助方展开谈判。一旦希腊政府违背了当初的改革,国际救助方则会停止发放贷款,希腊将再次被推到悬崖边。另一方面,德法等国也都面临大选。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已经表示,当选后将重新就"财政契约"的内容进行谈判,这将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德国明年将举行大选,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在去年6个地方选举中无一胜绩,应对欧债危机的政策延续性颇受关注。

欧洲将继续迈向一体化 中长期内看好欧元

分析认为,欧债危机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欧元区在债务危机的重压下瓦解的可能性也极小,欧洲国家将通过深化一体化,寻求逐步走出债务危机。

事实上,欧债的六重危机都是欧洲一体化不充分的结果,即财政一体化、银行业监管一体化、竞争力一体化、经济增长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深化一体化涉及各国一定程度让渡主权,因此必将是一个不断妥协的利益博弈过程。但从目前来看,各国都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但过程注定会曲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债务危机不仅不会让欧元区瓦解,甚至会倒逼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现在仍有一些国家正在努力争取加入欧元区,就是欧洲一体化不会倒退的佐证。

在这样的前提下,欧元不会出现大跌,甚至中长期内还会上涨。

第一,全球对欧元的需求依然旺盛。即使是欧债危机期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也只是出现微降,从2009年底的1欧元兑1.43美元降至目前的1.33左右。根据国际储备货币的相关理论,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和比重是和其经济总量规模密切相关的。目前,美国的经济总量和欧元区几乎相当,但是美元占国际储备货币总量的60%,欧元只占25%,上升空间很大。

第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非常强势,在维持低通胀率方面"毫不放松",这同美国动辄搞量化宽松是个很大的反差。

第三,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还要看美国的经济形势。事实上,从财政赤字、贸易赤字,还是经常账目等指标来看,美国经济较欧元区整体更差。要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唯一的办法很可能还是多印钱。另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是不愿意看到欧元明显下跌的。一旦欧元大幅下跌,美联储将很快出台"应对措施"。(完)

【责任编辑:范珊珊】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