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其他国家 > 日经济分析人士对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乐观

日经济分析人士对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乐观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3月30日11:50分类:其他国家

新华08网北京3月30日电 日本《呼声》月刊3月号刊登瑞穗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上野泰也的一篇文章,题为《“短期乐观,中长期需警惕”的中国经济》,摘编如下:

中国经济2012年如何演变,是一个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的话题。市场上“乐观论”和“悲观论”交织在一起。乐观论的主要根据是以下这些观点。笔者支持这些看法。

第一,中国仍是处于高增长期的国家。因此,即使经济受到下行压力,经济厚实的“缓冲”部分足以保证实际经济增长率为正。

第二,中国在执行经济政策时充分吸取了1990年泡沫破灭的“日本的教训”,给予人一定程度的安心感。

第三,中国仍有足够的空间灵活调整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

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底线是年均7%至8%。中国政府很可能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面依次出台刺激措施,以使经济从今年下半年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行。

中国的货币政策灵活,已经朝宽松方向转变,背后是中国吸取了日本的教训。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收盘报38915.87点,创历史最高点位。之后,股市泡沫开始破灭。但是,股市崩盘和金融系统、实体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两者存在时间差,包括日本银行在内的政策执行部门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后才充分意识到泡沫破灭引起了严重事态。

反过来看,中国很早就停止加息和上调存准率,去年11月开始朝宽松方向微调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之后,中国政府转而下调存准率。中国政府参考了日本的教训,试图避免货币政策过紧引起“经济过度冷却”。

此后,去年12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决定,将2012年经济政策的基本方针从此前的重“抑通胀”调整为重“稳定增长”。除国内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影响外,中国政府还非常警惕欧洲经济恶化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正在稳步回落,降至3%以下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放松银根的余地显然正在扩大,近期将进一步下调存准率。笔者认为,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上半年就可以降息。

此外,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比欧美迟一个阶段,也就是处于稳定增长期之前的高增长期,名义GDP增长率非常高。只要经济上行,税收很容易增长。

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的财政风险目前基本上不构成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据报道,中国政府很可能出台新政策刺激汽车和家电消费。

世界经济趋向“两极化”,2012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将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日本经济带来何种影响?包括笔者在内的经济分析师均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较去年放缓,尽管大家预测的幅度不一。但是,即便如此,中国仍是高增长国,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经济减速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明显。值得充分留意的一点是,各国和各地区并未一个个恶化,而是趋于两极化。在发达国家中,欧洲经济剧烈减速,美国经济则走势坚实,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即使在欧洲内部,德国经济在欧元贬值的东风带动下相对坚挺,而意大利和希腊等南欧各国在经济恶化的形势下却被迫强化财政紧缩政策,苦不堪言。在新兴经济体中,印度和巴西经济剧烈减速,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则较坚挺,引人关注。

因此,关于2012年的世界经济,在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均趋于两极化的形势下,需要静观整体平衡会往哪一端倾斜。

今年上半年,平衡有往下行一端倾斜的风险。但笔者认为,只要不再次发生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出现全球性衰退,加上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起效这一因素后,今年下半年平衡往回升一端倾斜的可能性较大。

与此相反的情形是包括中国在内,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恶化,金融危机重燃,这最值得警惕。如果发生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开来,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多米诺骨牌式”恶化。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全球范围内密切相连的今天,一旦血液流动停滞,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严重的负面影响。正因此,日美欧的中央银行正在加强包括美元在内的资金供给,保证充足的流动性。

诚然,这种做法不足以从根本上扑灭欧债危机“火灾”。各国政策执行部门充分认识到经济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充分活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正在采取行动阻止危机发生。对于这种做法,笔者是举双手赞成的。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将得到避免。

综上所述,在分析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础上,乐观论相对合理。但是,这仅限于2012年这一短时间轴而言。中国的劳动人口早则2013年,迟则2015年将见顶回落,经济增长阶段将随之从高增长期降至稳定增长期,最危险的情况将在之后出现。恐怕不只有笔者认为,届时,经济承受泡沫破灭冲击的“缓冲部分”将变得薄弱。

扼要地说,中国经济就是“短期乐观,中长期需警惕”。(完)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