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美国长期通胀预期走势或引发美联储担忧

新华财经纽约5月18日电(记者 刘亚南)美国官方在12日公布的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并引发股市、债市和汇市的显著波动。但随后的当月零售数据和住房市场数据则低于预期,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明显回落。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美国通胀将在暂时走高后回落,但还将会有回升,美国长期通胀趋势的走高可能正在引发美联储的担忧。

通胀上升预期浓厚

虽然市场研究机构对今年通胀具体走势的判断有所不同,但普遍认同经济重启将给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带来通胀压力。

摩根大通执行董事兼全球研究主席张愉珍(Joyce Chang)在18日出席在线研讨会时表示,现在全球经济正进入繁荣阶段,全球经济增速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高的水平。美国在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幅预计将达到10%,三季度仍将超出8%。

张愉珍说,在美联储表态将保持耐心的情况下,通胀从现在开始还将继续走高。预计今年全球通胀率将达到3%,而2020年仅为1%。需求上升而库存不足导致通胀升高,在很多旅游相关的板块尤其如此。而经济重启中出现的供应侧制约和压力,在今年下半年仍将存在。

MRB合伙公司在14日表示,预计今后几年通胀将出现持续上升,一开始会在新兴市场和美国,随后会在其他地区。不过,预计不会出现上世纪70年代那种通胀,而是持续的向上挪动,并将令债券市场持续出现损失,阶段性地削弱处于高位的风险资产估值。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在18日发布的报告说,美国通胀前景将呈现三个阶段:供应短缺推高商品价格和经济重启提振服务产品价格,将导致通胀短暂走高;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商品和服务通胀的回落将促使月度核心通胀数据变得温和;随后劳动力市场收紧,将温和推高核心通胀指标。这一走势已经在调查数据和市场通胀数据中得到反映。

MRB合伙公司表示,经济前景变得更为光明,意味着通胀压力将会稳定地累积,而债券收益率将以波浪形的方式走高。

经纪商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乔•佩里(Joe Perry)认为,4月份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高于预期,该指数的上涨应该会传导到消费者一端,继而造成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预期的上升。

金融服务机构StoneX集团欧洲、中东和非洲及亚洲市场分析负责人罗娜•奥康奈尔(Rhona O’Connell)表示,4月份美国强通胀伴随着弱制造业、就业和支出,这并不是好消息,因为当经济处于通胀和失业上升而经济增长率下降时,即处于滞胀期。

奥康奈尔说,未来通胀究竟如何变化,还要看疫情下的供给瓶颈能否缓和以及就业市场复苏程度。供应链瓶颈正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些品种涨幅已经较为极端。另一方面,过去远低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劳动力成本现在追了上来,中国贸易通胀也正输入西方。此外,还不清楚当美国于9月份停止发放刺激性支票时劳动力市场回暖的程度。

长期通胀走势引关注

除了近期的通胀走势,市场和美联储同样十分关心长期通胀预期的变化,并是美联储是否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之一。

密歇根州立大学在14日公布的初步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预计今后5至10年的通胀水平为3.1%,为近10年来最高的水平。参与问卷调查的人们预计,今后一年美国的通胀将达到4.6%。

瑞银集团表示,这一数据可能显示通胀预期正在变得与美联储的目标脱离,这引发美联储将会被迫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认为,美联储可能对一些更长期通胀指标的走高感到担忧,但很可能会继续监控有关数据变化,在消费者价格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PCE)进一步走高之前不会作出判断,“这一动态应该支持我们对美联储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讨论缩小量化宽松措施的预期。”

如果美国5月和6月通胀数据继续环比显著上涨,很可能会引发长期通胀预期的走高,这是美联储所不愿看到也难以控制的。一旦这种情况得以确认,美联储应该不会置之不理。

不过,瑞银集团表示,消费者以往对通胀的预期并不可靠。密歇根州立大学对消费者调查所反映出的通胀预期,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通常购买物品价格的驱动,包括汽油和食品等,这与未来的通胀不相关。央行官员更为聚焦于工资水平,而这方面尚未看到持续走高的迹象。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表示,虽然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今后5至10年通胀预期升至3.1%,但这总体上与2012年左右的2.8至3%区间范围一致。虽然这一更长期通胀预期的上升,可能会引起美联储的一些担忧,但其他机构的调查数据尚未反映出这种增长。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还表示,近期美国盈亏平衡通胀率(breakeven inflation rate)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但这很可能是涨势的最后阶段。在今年下半年,预计真实利率将因经济增长数据得到确认和美联储开始准备缩小量化宽松措施规模而走高,实际利率曲线也很可能在临近年底时变得平坦化。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