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印度新财政格局形成 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可期

新华财经孟买2月2日电(记者 张亚东)印度财政部在新财年的预算报告中,将进一步加大支出,从而推高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伴随印度这一新财政格局的形成,印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受此制约。业内人士预测,印度央行在新的财年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此前承诺将拿出一个“前所未见”的财政预算。这一“前所未见”的财政预算在2月1日最终出台的报告中,主要表现为政府支出和政府债务的大幅增加。在这份新财年的预算报告中,印度的财政政策一改此前的谨小慎微、退居幕后的姿态,变得更加积极。

这首先体现在政府在新财年的财政支出中。在新财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印度将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国防等方面,积极扩大支出。根据预算安排,印度在2019年底宣布的100万亿卢比的基建计划,数量已由此前的6835个扩展到7400个。同时,考虑到基建贷款的长期性,印度在新财年将建立大型发展金融机构(DFI),在未来三年内,印度政府投入大型发展金融机构(DFI)的资金将达5万亿卢比。据悉,这一机构将由目前现有的一些机构通过合并重组后产生,目的是为一些等待开工的新项目,以及那些因资金匮乏而停滞的旧项目,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在医疗卫生领域,印度政府也将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安排,印度政府计划新财年在卫生领域支出约2.24万亿卢比,较本财年大幅增长137%。西塔拉曼表示,其中3500亿卢比将用于新冠疫苗研发生产。

其次,印度政府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在财政赤字上。印度政府计划在新财年加大支出必然推高政府的财政赤字。西塔拉曼指出,在新财年,印度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高达6.8%。印度财政部同时预测2020—21财年,印度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高达9.5%。

印度政府在新财年支出的增加将重塑印度新的财政格局: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未来数年将双双走高。

疫情之前,印度政府债务与GDP之间的比例相对而言变化不大,差不多稳定在75%左右。但在疫情冲击之下,印度政府为对冲疫情影响,加大了对经济的救助措施,导致印度中央和地方的公共债务大幅上升。2019—20财年,印度政府债务与GDP之比为72.2%,而到2020—21财年,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印度政府债务与GDP之间的比例明显上升。评级机构穆迪在其报告中指出,本财年印度政府债务约升至GDP的89.3%。IMF的研究指出,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印度政府本财年在收入下降和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约升至90%。印度国家银行(SBI)在其研究报告中给出的预测是,印度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借贷进一步加大,印度本财年的债务与GDP之比将达87.6%。印度经济研究机构Motilal Oswal Financial Services在报告中指出,本财年印度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达91%。

印度财政赤字率的情况类似。在疫情之前,随着印度财政整固计划的实施,印度年度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一直在稳定下降。但随着印度经济增长的放缓,这一趋势现在开始逆转了。印度在制定2020—21财年的财政预算时,预设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3.5%,但最终却可能是9.5%。同时,印度在制定2020—21财年的财政预算时,预设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6.8%,这已经超出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不少。

随着支出的增加和政府债务、财政赤字的高企,印度财政部在新财年展现出的更为积极的财政态度。这一态度转变,显示出印度财政部新的思路:以政府债务的增加来推进经济增长。印度最大的私营银行HDFC银行的分析师在其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印度财政部长在新财年加大支出,目的是首先要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在未来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债务比例的减少。

印度这一新的财政格局的形成,必然会对印度央行的货币政策构成影响。由于政府债务的高企,印度央行将不得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政府债务减轻利息负担。印度央行在1月初重启更新后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发出了收紧流动性的明确信号。但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印度短期与长期债务利率均明显上移。这将对印度政府构成压力。业内人士预测,印度央行在未来一年仍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印度评级与研究机构(indiaRatings & Research)的Soumyajit Niyogi指出,由于印度政府支出的增加,印度债券市场将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借贷,这将需要印度央行提供持续的支持。有分析指出,尽管1月初印度央行发出流动性收紧信号,但随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印度央行流动性正常化的节奏将大大放缓。印度央行将在本周召开本财年的最后一次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也是印度财政预算报告公布后的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正紧盯印度央行的政策表述。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