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印度旅游业复苏之路还很长

新华财经孟买12月20日电(记者张亚东)尽管孟买因疫情实施的诸多封锁措施差不多都已解除,但孟买旅游业仍处于深度冻结中,离复苏至疫情前水平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现在基本还无法接到客户。按照此前的惯例,这个时候也会是孟买旅游的高峰。”在孟买从事导游工作的Gufran说。Gufran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疫苗研发的进展情况,每次见到记者都是询问中国的疫苗何时可以进入印度。“只有疫苗出来了,游客才能回来,国际航线才能开通。”由于没有游客可带,Gufran现在基本处于赋闲状态。

印度门是孟买旅游的地标。在印度门,管理部门已经基本不再对游人设限,从印度门码头开往象岛的旅游船也已经恢复正常。但游客数量无法和疫情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之前在印度门,会有众多的国际游客过来观光,但现在这部分游客基本绝迹。现在印度门的游客基本是一些孟买本地的居民,偶尔去那边看看。“印度的旅游签证还没放开,国际航线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海外团基本没有。”Gufran说。

1.jpg

(游客稀少的孟买印度门   新华社记者 张亚东摄)

不只是导游觉得生意萧条,那些在印度门从事摄影、出租望远镜的服务人员也有同样的感慨。记者走向印度门,会同时有3、4个摄影师,挥舞着此前拍摄的照片,前来招揽生意。出租望远镜的商贩见记者毫无使用望远镜的意向,最后竟表示可以免费使用。此前在印度门,在游人之间,会穿梭一些卖印度甜茶的、卖时兴水果的、卖花生米的,但现在这些人基本都还看不到,也许是觉得生意清淡,不想浪费时间。

印度门周边的餐馆、旅游纪念品店也感受到这种萧条。有些之前从事服务中介的旅游公司到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一些旅游商品店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开着。餐馆情况稍好,用餐的客人在店里自觉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些餐馆则只提供外卖。

2.jpg

(尚处于关门歇业状态的旅行社  新华社记者 张亚东摄)

南孟买另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是维多利亚火车站。对于那些痴迷于建筑的游客来说,来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非去不可。这一建筑始建于1888年,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砖雕和石雕堪称精美、典雅。每到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一建筑更显得唯美,因而也成为众多摄影师心仪的地方。但在疫情冲击下,这一景点现在还没有多少游人,之前趋之若鹜的摄影师也基本看不见踪影了。此前略显拥挤的道路,反而更顺畅了。

孟买南部的世界贸易中心,其定位类似于北京的CBD,里面的部分商店以经营印度民族手工艺品为主,价格不菲,主要销售对象也是来孟买观光的外国游客。“一个顾客也没有,但也不能总不开。疫情不知什么时候能过去。”在一家名为马哈拉施特拉邦手工艺术品的店铺里,销售人员无奈地对记者说。在这家商铺的周边,记者看到,还有许多家商店处于关闭状态。

3.jpg

(孟买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  新华社记者 张亚东摄)

不只是孟买的旅游业受到冲击,包括孟买、德里在内的印度整体旅游业均遭受重创。帕哈甘吉是德里著名的手工艺商品旅游中心,这里有数百家旅游商品经营场所,如货币兑换商、酒店、咖啡店、屋顶餐厅、旅行社以及出售各种石刻和木雕的手工艺品商店。疫情之前,帕哈甘吉曾经是一个熙熙攘攘、蓬勃发展的市场,其整个经营情况基本都取决于外国游客,但在疫情冲击之下,这里已经很少看到外国游客,一些店铺的销售额几乎为零。Gufran的朋友是这儿商场的一家店铺的老板,“他们的客户中有80%是外国游客,其中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以色列、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虽然疫情封锁措施解除了,但商店游客很少,没多少生意。”Gufran介绍。

印度旅行社协会(TAAI)成员之一的拉詹·塞加尔表示,在德里,大约有10000家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雇用的员工达50万人,但现在,大约有35万的旅游从业者失业了。印度旅游协会此前曾表示,印度疫情现在还没有控制住,旅游产业在整个财年至少有3个季度会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将达15万亿卢比。受疫情冲击,印度与旅游相关或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损失将达5500万个。

这对于正处于蓬勃向上发展的印度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挫折。印度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在签证便利上进一步改善,同时,对于旅游相关的餐饮、酒店等硬件设施也加强建设。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效果,印度已经成为外国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2017年来印度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达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同期印度旅游业外汇收入达1.77万亿卢比。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印度国内游客人数增加了28.8%,而同期外国游客人数增加了20.4%。2015年和2016年印度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分别约为1.35万亿卢比和1.54万亿卢比。

旅游业是印度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粗略估计占GDP的10%。旅游业现在还处于艰难的复苏当中,对印度经济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