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国际贸易受到意外干扰 全球价值链前景依然光明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记者卢德坤)全球信用保险服务领域跨国企业科法斯集团新近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得国际贸易受到意外干扰,新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全球价值链的前景依然光明。

2020年初,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和不确定性激增的影响,国际贸易一度接近中断。

随着今年全球经济衰退,预计国际贸易也会大幅下滑,这是因为出现经济危机时,国际贸易的降幅往往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降幅。这是一种过度反应,其影响程度很难衡量。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全球贸易额将下降13%-32%。这一预测数据表明,所有区域的贸易额都会出现两位数的降幅。根据科法斯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油价、美国制造业的商业信心指数、韩国出口和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等变量来解释全球贸易变动)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额较去年将下降7%。然而,实际结果可能会严重得多,因为在发生经济危机时,通过线性模型衡量的相关性并不一定有效。在经济形势恶化期间,不确定性急剧增加也是国际贸易相对于GDP降幅更大的原因之一,目前这种过度反应正处于历史高位。

新保护主义的实施,是针对食品和关键医疗用品的供应,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压力。

保护主义是导致贸易形势不断恶化的另一大因素。自从全球疫情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大多把重点放在确保各国自身食品和基本医疗产品的供应上。截至2020年4月22日,全球贸易预警报告的贸易措施中有56%(193项)与上述目标有关。大多数措施(110项)涉及禁止出口口罩和其他防护用品、呼吸机以及生产各种药物所需的化学品。

这一时期,进口国一直在推动医疗产品的进口,出口国则加大了这类产品出口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情况尤为特殊:中国的医药出口在2020年2月减少了15%,当时国内疫情并未完全缓解,却依旧在全球口罩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55.3%的份额),这意味着与中国的合作一直是保障全球供应的基石。目前,中国口罩日产量已跃升至1.16亿只,是疫情爆发前的12倍。

本次疫情还导致有关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于封锁政策的预期引发的抢购浪潮并不局限于家庭:一些防灾能力较弱的国家也在想方设法储备粮食,确保国内的粮食供应不中断。如今,俄罗斯率先发布了小麦出口禁令,其他主要出口国也采取了谨慎的限制性措施,致使市场上三分之一的小麦供应受到影响。现阶段,出口禁令主要导致需求向法国等欧洲国家转移,并未造成供应短缺。

除了小麦以外,大米也是这个特殊时期备受追捧的商品。印度作为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已经无法保证交货:封锁措施扰乱了其国内供应链,减少了劳动力供应,很多出口港也无法使用。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泰国拥有充足的大米库存,但其出口受到柬埔寨封锁措施的影响,后者导致泰国大米产业急需的季节性工人短缺。从而造成的结果是,大米价格在3月底上涨至7年来的最高水平。

唯一的好消息是,封锁期间实施的边境管制对贸易的影响有限。欧洲目前正在逐步解封以振兴旅游业并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保护生产免受国外供应链冲击,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长远来看,要求将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转移到本国的呼声成了全球贸易面临的另一个风险。

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对生产制造的过程进行整体迁移,会凸显生产成本上升和缺乏本土技术工人的问题。即使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新的本地化生产流程仍将取决于原材料供应,而原材料的供应链通常是无法迁移的。

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还需要通过供应商多样化来实现,即减少依赖于某个特定国家的风险。尽管中国在大多数产业都是最大供应国,但找到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似乎也没有完全消失。然而,由于一个行业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商之间存在牢固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中国的依赖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即使该行业能够增加原材料供应的多样性,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依赖关系。

因此,全球价值链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编辑:胡辰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