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答:国际疫情形势如何 五大焦点备受关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3月12日07:44分类:其他国家

国际疫情》》

新华财经北京3月12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最近出现全球病例数过10万、有病例国家和地区过百等重大节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疫情构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胁“已经变得非常真实”。究竟目前国际疫情形势如何?五大焦点备受关注。

焦点一:是否构成全球“大流行”

根据世卫组织10日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10时,全球已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3702例,中国以外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病例。谭德塞9日说,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胁“已经变得非常真实”。

过去世卫组织曾用6个级别来警示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情况,最高的6级就是“大流行”。虽然世卫组织已不再使用这套分级系统,但“大流行”这个词仍被人们用于形容疾病的全球性传播。

谭德塞曾说,在决定是否使用“大流行”一词时,要对病毒传播的地理范围、所引发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等进行持续评估。他还表示,一旦证据支持,将毫不犹豫地宣布“大流行”。

焦点二:病例过万的意大利情况如何

意大利目前是中国以外唯一一个新冠肺炎病例数过万的国家,意官方截至10日18时的数据显示,累计确诊病例达10149例。

意总理孔特9日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自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措施,截止日期为4月3日。除可证明的工作、健康和紧急需求三种特殊情况外,意大利民众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暂停包括意甲联赛在内的全国所有体育赛事,禁止露天酒吧、餐厅等场所的公众聚会等。

“我们没有时间了。”孔特在讲话中说,为阻止疫情蔓延,全国“封城”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来势凶猛的疫情使意大利民众和社会各行业面临前所未遇的挑战。新华社记者10日在罗马街头看到,街上人流量较之前明显减少,但超市物资未见明显短缺,价格也未见明显上涨。

焦点三:韩国疫情是否已现“拐点”

韩国此前病例数增长迅猛,但近日新增确诊病例呈下降趋势。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发布的数据,6日至10日之间统计的4次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分别为483例、367例、248例、131例,让不少人猜测“拐点”已现,不过10日0时至11日0时的增长数据为242例,有所反弹。

截至目前,韩国约89%的确诊病例集中在大邱市和庆尚北道,韩国官方表示,大邱等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确诊人数增势减缓,疫情确实已现“拐点”。但是,其他地方仍在出现小规模聚集性感染。截至当地时间11日0时,首尔市累计确诊病例增至193例,成为大邱市和庆尚北道之外,韩国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这与该市一处保险公司客服中心9日发生的聚集性感染有关。首尔市政府说,与该客服中心有关联的确诊患者已达93人,当局仍在继续排查。

焦点四:还有哪些地方病例较多

伊朗卫生部11日宣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达9000例。伊朗卫生部长纳马基日前呼吁国内科研机构全面开展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作为这一重要时期的文献记录,还将帮助医学界采用和修正临床治疗方案”。

从世卫组织对全球划分的6个区域来看,报告确诊病例国家最多的是欧洲区域。据该组织统计,截至10日这一区域已有45个国家出现确诊病例,且其中大部分国家已出现本地传播。除意大利外,法国、德国、西班牙的疫情形势也比较严峻,3国确诊病例均已破千。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0日23时30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1001例。但近来一直有专家和媒体认为,美国由于检测不够,实际病例数可能远超于此。

焦点五:非洲、拉美、澳大利亚能否有效防控

全球来看,非洲、拉美和澳大利亚是目前相对乐观的地区,这三个地区面积较大,确诊病例总数均为100多例。这些地区能否有效防止病毒的大范围传播?

非洲和拉美的情况差不多,都是100多个病例分布在多个国家。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官员玛丽·斯蒂芬日前表示,非洲目前发现的病例大部分是输入性病例,要努力确保各国监测到首例病例,以便及时发现并遏制疫情传播。在拉美,多个国家也已加强防控措施应对疫情进一步蔓延。

澳大利亚官方11日数据显示确诊病例数为112例。对此,澳总理莫里森宣布将在基层卫生网络、老年护理、医院、研发和国家医疗储备等方面采取“前所未有”的应对举措,以防范疫情扩散。

谭德塞9日说,世卫组织将各国分为四类:无病例的国家、有零星病例的国家、有聚集性病例的国家、发生社区传播的国家。前三类国家必须注重发现、检测、治疗和隔离单个病例,并跟踪接触情况。在出现社区传播的国家,检测每一个疑似病例并追踪其接触者很困难,但也必须采取行动将疫情减少到可控范围。(参与记者:张莹、林小春、李洁、陆睿、王守宝、王松宇、赵焱、高春雨、李家瑞、闫亮、岳东兴、郝亚琳、郭磊)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