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之父”眼中的全球化动力

经济参考报2019年02月14日09:15分类:英国

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身上的光环太多。他是“金砖四国”概念提出者、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主席,也曾担任英国财政部前商务大臣。

现在他有了新的头衔——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项目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等多方的评选,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都仅次于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稳坐世界智库的“第二把交椅”。奥尼尔的新角色让他更加关注国际问题。

当前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可能就是全球化是否会停止。从英国的“脱欧”到美国的“退群”,发达国家是否还能提供全球化的动力已经是西方媒体广泛讨论的话题。

对于“全球化会停止吗?”这一问题,善于前瞻未来的奥尼尔用简洁坚定的答案回应笔者:“不会!”“要知道,贸易协议并非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动力。”

随后,他讲了个故事:当他和妻子在喜马拉雅山麓旅行时,看到国界线一侧的小贩背着一包包旅游纪念商品前往国界线另一侧的旅游景区销售,“那时候你就明白,贸易和贸易协议本身并非因果关系,真正决定贸易的是出口目标国的内部需求,以及出口国本身是否擅长卖东西。”

奥尼尔用国际贸易数据证明他的观点。在过去三年里,德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比向意大利出口的要多,而德国与意大利之间有欧盟的自贸协议,德国与中国之间只是在世贸组织协议下贸易,但德国仍然成功地向中国出口。

“那全球化的动力来自哪里?”笔者问奥尼尔。

“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他回答,“与不断崛起的中国消费者相比,英国‘脱欧’简直算不得是重要的事件。”

这并不是奥尼尔第一次在笔者面前强调中国消费者的重要性。笔者几次采访他,他都大为赞赏中国消费者的潜力,认为中国消费者的崛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关注中国的消费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他说,至少在未来五年,中国消费者仍然是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

离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不远就是伦敦市中心的商业圈,那里的牛津街与摄政街是中国消费者血拼的战场。每到圣诞购物季,不少商家都打出中文广告、雇佣会说中文的推销员,吸引中国消费者。在健康、教育、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西方国家都将从中国消费者的崛起中获益。

奥尼尔提出“振兴中国消费者”的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增长能够与中国目前的消费增长相媲美。他坚信这种驱动力将继续,除非中国人出于某种原因想停止改善他们的教育水平,或者不再购买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

奥尼尔为“振兴中国消费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减税上做更多事情,二是帮助农村人口摆脱束缚,进城消费。

虽然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所忧虑,但奥尼尔则认为并不用为此惊慌失措。他告诉笔者,当中国GDP在去年实现同比增长6.6%,这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澳大利亚。(桂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