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 人生转折——中欧青年经理培训项目往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2月26日16:35分类:欧洲其他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李骥志)改革开放40年,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一些西方人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在芬兰南部小城海门林纳,两鬓微白的莱阿·奥克萨宁拿出一沓厚厚的、精心整理过的中外文期刊和报纸。“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有意义的工作。”她对记者说。

这些报道都是关于“欧盟-中国青年经理培训项目”的。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与中国联合举办这一培训项目,奥克萨宁参加了首期培训班,与30多名欧洲同龄人一起踏上中国之旅。她所在的B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中文12个月后,进入中国企业实习3个月。

培训项目欧洲总协调人、华人学者陆韦记得,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让人吃惊,欧盟感到有必要培养一批商界“中国通”。这一愿望得到了中方积极响应,1998年双方共同启动该项目。第一期连续办了5届,之后不久又启动了第二期。

因为责任心强、威信高,奥克萨宁被选为校友会主席,一直担任至今。她对第一期培训班5届162名学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第二期5届170名欧洲学员和250名中国学员也都很熟悉。

20年来,校友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活动,日常交流主阵地从最初的活动期刊转移到了如今的微信平台。记者看到,她手机微信群里有227人。“不是全部学员都在这里,这些是最活跃的。有人听说建群了,还在不断加入。”

陆韦说,这个培训项目的成果非常显著,很多学员毕业后选择留在中国工作,也有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或是继续从事对华业务。项目不但培养了一批熟悉中国社会和商业环境的骨干力量,也促进了中欧经济合作。

比利时人帕斯卡尔·科庞是奥克萨宁的同届同学。他被分在学习班的A组,学习语言4个月后,进入上海贝尔公司实习7个月。科庞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段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

科庞1988年开始学中文,那时候全欧洲学中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后,他到一家园艺公司做销售,虽然做的是商务和管理,但“总被当作'翻译’来看待”。由于有了在上海贝尔实习的经历,他此后转入电信行业,而且“被当作'经理人’看待了”。

他的事业很快打开了局面,他利用欧洲的创新和研发力量,承担中国科研机构的外包项目。近20年来,他与中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企业都有过合作。

2016年,科庞从中国搬回比利时定居,从事与中国相关的演讲和写作。他觉得,自己的事业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我1991年第一次到中国,感受到中国社会充满活力,这种活力在欧洲很难体会到,并且,今天中国的活力依然强劲。”

陆韦告诉记者,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期学员时,他们还需要到欧盟各国动员,等到第二期招生时,就收到了来自全欧的数百份申请,他们只能录取其中一部分。陆韦认为,项目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期效果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影响力逐渐提升。(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