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的魔法——访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沈达理

经济参考报2018年05月28日09:15分类:法国

“过去20年间,我们真正做到了植根于中国,成为中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霍尼韦尔的业务发展也是非常成功的。”美国互联工业巨擘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沈达理(Shane Tedjarati)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华获得成功没有什么魔法可言,全靠真正成为本土化企业,我们把自己定义为本土竞争者而不仅仅是一家跨国公司”。

从什么都“没有”到什么都“没问题”,40年来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转变,已令成为“中国通”的沈达理印象深刻。“中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7亿多人口脱离贫困,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惊人的。”沈达理说,在这一过程中霍尼韦尔也深度参与到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通过几十年精耕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东方服务于东方”“东方服务于西方”“东方服务于世界”的发展思路并在华确立了“成为中国式竞争者”的战略方向。

霍尼韦尔身处《财富》美国100强之列,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涵盖航空和汽车产品及服务,楼宇、住宅和工业控制技术及特性材料。据介绍,霍尼韦尔在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该公司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经销机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霍尼韦尔旗下UOP是随行的十家美国企业之一,去年特朗普访华时沈达理也随行而来,成为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日益活跃的见证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霍尼韦尔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五年前其中国业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现在已是霍尼韦尔全球业绩增长贡献度最大的单一市场。

沈达理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上,跨国公司要想获得成功,就注定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中国式的竞争者,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在中国业务领域改变了所有的方式,将最好的创新能力带到这里,将更好的工程中心建在这里,还与中国最好的公司进行对标。”沈达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对中国改革开放前景,霍尼韦尔继续持乐观态度,并根据中国政府的发展蓝图制定了相应的自身发展规划。“霍尼韦尔在中国的2030计划”显示,霍尼韦尔将未来15年的业务发展重心放在软件、“一带一路”及中国公司全球化之上。沈达理说,最近霍尼韦尔任命在互联和数字领域经验丰富的沈斌为中国总裁,将有助于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成为领先的互联工业企业。在软件层面,霍尼韦尔在华将注重五个互联垂直领域,包括互联工厂、智慧建筑、互联飞机、互联作业和互联供应链。霍尼韦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有20多个分支机构,未来将携手中国工程承包商(EPC)开发第三方市场。沈达理表示,霍尼韦尔已做好准备与中国企业携手前行。

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到2017年,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了六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霍尼韦尔中国营收达到约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目前,霍尼韦尔在华员工约有1.3万名,旗下四大集团航天航空、智能建筑和家居、特性材料和技术、安全和生产力解决方案,均在华开展业务。(记者 王龙云 综合报道)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