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国际组织 > G20 > 深度推动全球治理投资贸易困局待破

深度推动全球治理投资贸易困局待破

《金融世界》杂志2016年09月01日12:41分类:G20

核心提示:G20杭州峰会即将开幕,中国作为此次峰会轮值主席国,今年将在G20框架内继续深化此前达成的多项共识,并提出新的建议,推动G20整体议事能力向前发展。

本刊记者  赵旭/文

G20杭州峰会即将开幕,中国作为此次峰会轮值主席国,今年将在G20框架内继续深化此前达成的多项共识,并提出新的建议,推动G20整体议事能力向前发展。从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各成员国已就贸易便利化、投资保护等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并签署了全球首个多边投资指导原则。以实现有益于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为目标的G20,从一个应对危机的特设委员会逐渐升格为一个关于金融和经济的全球治理机构,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低迷成新常态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始终保持低迷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发达经济体总体温和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进入2016年,全球经济呈现企稳迹象,但实体经济依然脆弱,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局面难有根本改观。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放缓;欧元区各国债务危机风险减小,但难民潮、英国“脱欧公投”等问题增加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总体反弹乏力,巴西、俄罗斯等国工业产值萎缩,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3.2%,相较2015年高出0.1个百分点,延续弱势复苏格局;发达国家增长1.9%,与2015年持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1%,相较2015年高出0.1个百分点。

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疲软。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世界贸易量增长2.8%,连续第四年低于3%,且连续第四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贸易额从2014年的19万亿美元下降至16.5万亿美元,降幅达13%。进入2016年,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格局,美元加息进程不确定性增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贸易难以摆脱困境。

世界贸易组织7月份发布新的全球贸易指数为99,低于荣枯线1个百分点,预示着国际贸易至少在今年三季度仍保持低迷。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2个月,全球71个经济体(出口总值占全球贸易总值90%)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5%(按美元计价),比2015年同期降幅进一步回落0.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6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为2.8%,与2015年持平。其中,发达国家出口量增长2.9%,略好于2015年;进口量增长3.3%,增速较2015年有所放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出口量增长2.8%,较2015年下滑,为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低于发达国家出口增速;进口量增长1.8%,增速较2015年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全球贸易十多年一直以两倍于全球产出的增速扩张。自201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放缓、投资和贸易不振,汇率震荡扭曲贸易成本等因素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大幅放缓,乃至连续数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恩专表示,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在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增速均处于低增长状态,这与金融危机前GDP增速低于贸易增速、贸易增速低于国际投资增速的状态截然不同。由于国内也正在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近两年贸易增速也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中国已经与全球各经济体相似,形成一种贸易增速低于GDP增速的新常态。

当前全球贸易减速困局难破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修复调整、筑底企稳的阶段,内生动力欠缺,增长基础薄弱,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传统增长模式动力减弱,新的增长引擎尚不强劲,新旧动能平顺转换衔接面临较大挑战,经济驱动力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发达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复苏步伐放慢;发展中国家结构调整艰难,下行压力加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今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形式既包括直接限制贸易措施,也包括货币竞争性贬值和区域贸易集团对非成员的隐形歧视,这些都进一步对贸易复苏形成阻碍。世界银行报告称,全球贸易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将成为2016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应对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使各国政府积累了大量债务。随后世界经济持续低增长,又使得各国无力推进财政整固。近年来一些国家政府债务率不断攀升,削赤减债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从贸易角度解除现有困局的做法有限。发达国家无法创造更多的需求,主要出口经济体如中国必须调整贸易结构。但无论是实现制造业整体升级还是开拓多元化市场,都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近两年,G20一直致力于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来调整贸易逐渐成为更为普遍的做法。由于贸易与投资关联度比较高,新的贸易动力源要从投资角度来找,跨国集团的对外投资将促进贸易深度增长动力的转换。同时,各国也都在积极开拓贸易增长的新领域,如持续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将成熟的经济模式输出或劳务合作、工程承包等。

G20致力于通过贸易投资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作为最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成立的G20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主要的经济合作论坛。尽管目前G20尚未形成重要性的、有实际拘束力的协议,但是G20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和投资平等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自2008年在华盛顿首次举办领导人峰会以来,G20领导人峰会宣言均强调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宣言》指出:“我们的工作遵循一个共同信念,即市场原则、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受到有效监管的市场”,“反对提高投资、货物及服务贸易新壁垒”。2009年4月,《伦敦宣言》中G20领导人在重申华盛顿宣言中反对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的承诺的同时,进一步承诺“将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促进和推动贸易及投资”。2010年6月的《多伦多宣言》称,G20成员国将反对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的承诺延长3年至2013年底。此后的历次峰会都一再重申,承诺各自国内政策对贸易和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与此同时,从2008年华盛顿峰会开始,G20就号召WTO(世贸组织)、OECD(经合组织)、UNCTAD(联合国贸发会议)根据各自职责监督G20成员采取的贸易与投资措施,并公开报告G20成员上述承诺的落实情况。截至2016年6月,OECD与UNCTAD联合发布了15次《G20投资措施报告》。最近一次的报告显示,自从2009年监督实施以来,几乎所有的G20成员采取的投资政策改变都是增加对外国投资的开放度,超过80%的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具体措施在性质上是使投资趋向自由化。这表明,G20成员基本的履行了在峰会中宣扬的反对投资保护主义的承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G20促成了各个成员在投资领域一致选择的政策立场,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今年,中国作为主席国将重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投资原则方面进行努力,并得到了成员国的普遍认可。中国希望借助G20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在决策中更加凸显影响力。作为落实安塔利亚峰会上对商贸部长会议形成的共识,中国在今年首创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并且批准了《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实现G20贸易投资政策合作机制化。与此同时,会议批准了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做出历史性贡献。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认为,纵观G20的历史贡献,与主席国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从最初的财长和央行行长机制到今天的峰会机制,美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华盛顿峰会、匹兹堡峰会过后,布里斯班和安塔利亚峰会取得的成果一般。此次在贸易部长会议层面形成新的贡献,显示出了中国这个轮值主席国的分量。

重构平衡稳定的贸易投资格局:

国际需要,中国诉求

应该看到,中国作为此次G20轮值主席国,体现出在更广的范围内参与国际治理的决心,希望重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随着七国集团的影响力下降,特别是2008年以后,包含了新兴经济体的G20才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应对危机的作用。因此,建立更为平衡稳定的国际贸易投资秩序和国际体系,既是中国的诉求,也是国际社会的迫切愿望和需求。

任晓指出,贸易投资便利化及投资原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作为主席国期间达成,是这一期间取得的重要成果。尽管《指导原则》目前不具有约束力,但鉴于20国集团成员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分量,他们如果协调行动达成一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目前全球投资领域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框架,大多仍是在双边领域存在。如今通过中国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个起引领作用的框架,能够为将来建立多边投资规则奠定基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赵宏表示,跨国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推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投资引领贸易,很多贸易均是由跨国公司投资形成的。虽然近些年小微型企业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并带动贸易结构开始转变,但是跨国公司的整体份额依然巨大,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这样。从201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看,跨国投资还在恢复性增长。跨国集团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达到整体投资规模的36%。目前,跨国投资并没有达到2007年前的那个峰值,仍旧处于调整的一个时期。因此,《指导原则》的签署意味着占全球经济总量80%的核心国家愿意在经济上再走一步。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国际高新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武常岐则认为,“一带一路”不是通过贸易来构建,而是通过投资来构建。因此,当前中国更希望在投资保护方面有一些更明确的东西出来。因为投资的影响力比贸易大,投资具有决策控制权。

“‘一带一路’将充分释放我们的国家实力,包括金融实力和贸易实力,并在微观层面和行业意义上实现影响力落地后,为参与国际事务奠定基础。”武常岐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贸易模式的变革上,凭借“互联网+产业”的实施,中国在电商产业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特别是跨境电商的模式创新带动了普惠贸易的发展,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有的学者认为,跨境电商的到来打开了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坚壁,将会成为中国改变世界贸易格局的重要推手。甚至有统计显示,跨境电商的贸易成交已占到全球贸易的20%。

不过,刘恩专建议对电商要谨慎看待。“跨国集团其实都是内部贸易,跨境电商只是平台和手段。因此,如果贸易主体没有变,主导力量没有变,基本格局就没有变。工具和模式变化只是效率的变化。不过,跨境电商对贸易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促进了海关监管的创新,对贸易便利化是一种推动。”刘恩专说。

他表示,总的来说,外贸增长还是要与投资联系起来。但是投资要改变过度依赖政府或以政府为背景的投资模式,更多鼓励市场自发性投资。此次中国在G20框架下推动达成的多项共识,就是中国为改变未来贸易投资格局的一种主动选择。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