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财经 > 俄罗斯 > 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评价

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评价

国际共运研究专辑22014年05月19日16:26分类:俄罗斯

核心提示: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和剥夺农业发展资源对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康晏如

内容提要: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和剥夺农业发展资源对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苏联工业化不止牵涉到一个热点问题,还涉及到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工业与苏联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苏联工业化问题无论在苏联解体前还是解体后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近些年,俄罗斯等国的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研究趋向客观,更强调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来考察苏联工业化,将主要研究点集中在工业化的客观必然性、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以及为保证这一资金来源所进行的农业集体化、伴随工业化过程形成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工业化在战前五年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消极后果等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的最新动向介绍如下。

关键词:苏联工业化、客观必然性、资金来源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仅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而且在其过程中形成了影响苏联整个历史时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苏联的工业化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和剥夺农业发展资源对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苏联工业化不止牵涉到一个热点问题,还涉及到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工业与苏联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苏联工业化问题无论在苏联解体前还是解体后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在苏联体制下,苏联学者对工业化的研究着重介绍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人民的建设热情所发挥的作用、工业化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工业化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大作用等问题,而对农业和轻工业相对于重工业的发展滞后问题则轻描淡写。苏联学者В.С.列利丘克所著的《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为这方面的代表。苏联解体后,出现了否定苏联工业化的观点,例如俄罗斯学者麦德韦杰夫认为,苏联工业化的成就与人民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不相称的,并把此种代价归结为斯大林的错误领导。还有学者认为正是苏联的工业化导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阻碍了苏联后来的经济改革。一些学者质疑在战前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经济统计方法,认为如果不是按照总产指标而是按实物指标来衡量,五年计划中的许多指标并没有完成。近些年,俄罗斯等国的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研究趋向客观,更强调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来考察苏联工业化,将主要研究点集中在工业化的客观必然性、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以及为保证这一资金来源所进行的农业集体化、伴随工业化过程形成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工业化在战前五年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消极后果等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的最新动向介绍如下。

一、工业化的客观必然性

苏联解体之后,特别是在90年代初,出现了一些学者,宣称如果没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后来的国内战争,俄罗斯会沿着战前工业高涨和社会进步的道路继续前进。近些年来,研究苏联经济的学者对上述观点普遍持反对意见,并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革命前俄国的落后性及进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В.П.洛吉诺夫认为,虽然革命前的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俄国仍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在很多方面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俄国实际上输掉了1914年开始的一战,原因之一就是明显落后于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工业综合体。1913年俄国经过世纪初的经济上涨之后,在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上处于世界第五,只有到1925年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在许多经济指标方面才达到1913年水平。而这对于国家处于完全的孤立状态并为不可避免的新战争做准备的情况下是明显不够的。20世纪20年代末,进行过很多关于工业化道路与方式的争论,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没有对工业化的必要性进行过怀疑。

达尼洛夫则从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出发论述了俄国在一战之前的落后性。1900—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从220万吨增加到480万吨,而德国的这一指标则实现了从530万吨到1760万吨的飞跃。到1917年,俄国工业的总资本为20亿美元(不含银行和铁路),那么人口比俄国少三分之二的英国这一指标则高出5倍,仅美国一个联合钢铁公司拥有的资本数额就相当于前两者之和。尽管铁路建设迅猛发展,并修筑了世界上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俄国铁路运输能力仅相当于只有800万居民的加拿大。俄国在经济技术方面也落后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国自己所需要机器的一半以上依靠进口。从外国进口的不仅有复杂的机床、仪器、设备,而且还有犁、打谷机、纺织简易车床乃至镰刀。劳动力的廉价和高额的剥削,是由于半农奴社会制度造成的,这使得资本家对改进技术兴趣不大,拒绝机械化。例如,石油开采大部分是用吊桶法进行,在矿井里全部地下工作靠手镐和鹤嘴锄完成。第一个钻孔机是在1910年顿巴斯出现的,而第一个用于采掘的锤子直到1914年才出现。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俄国教育落后,教育程度则勉强达到18世纪中叶英国的水平。根据1897年人口普查资料,识字的人占农村居民总数的28%,而在城市居民中间这一数字接近57%。

R.C.Allen对那种认为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认为1913年之前的俄国经济高涨是依靠世界粮食价格的上升和国家大规模修建铁路实现的,这种经济高涨具有一次性和暂时性特点。随着一战的结束,世界粮食市场的繁荣消失,国家铁路修建基本完成,这种模式的工业化丧失了发展动力。此外,他还认为俄罗斯在一战之前的发展模式具有自我毁灭的特点,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俄国将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在一战结束后很可能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像1991年的苏联一样。

不仅革命前俄国的落后性决定了进行工业化的客观必然性,而且20年代末期苏联所面临的国内外条件也决定了加速工业化的迫切性。国内面临的状况首先是大规模的社会化工业与技术落后的小商品农业之间存在的矛盾。苏联第一个十年,工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只占20-25%,农业经济比重大约占50%,几乎80%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工业总产值按最大值来算也远远落后于所有工业国家的相应指标。苏联政府提出实行坚决和迅速的工业化变革。这是全面的工业化,不只是要增加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各个经济部门还要从家庭生产方式过渡到工业技术的生产方式。国外方面,苏联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处于国际孤立状态,苏联不可能利用国际分工带来的各种优惠来实现工业化,这决定了苏联不可能像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当时和以后完成工业化的任务时能用较少的代价和较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