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美国 > 美媒:亚洲认为美国预算之争尚未终结

美媒:亚洲认为美国预算之争尚未终结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10月18日11:12分类:美国

核心提示:尽管美国国会16日达成了协议,但许多亚洲投资者认为,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实际上这只是把有关预算和债务上限的争论推迟到明年初解决。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10月17日登载题为《亚洲对美国能否最终结束预算僵局心存疑虑》的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国会就避免政府债务违约达成协议的消息推动亚洲股市17日上涨,但是亚洲决策者和分析师们仍然怀疑,华盛顿是否有能力最终结束这一扰乱了亚洲经济的预算僵局。

美国爆发的上述近年来第二次预算僵局已削弱该国的国际声誉,同时令人们对美元和世界最安全投资工具美国国债的前景感到担忧。

尽管美国国会16日达成了协议,但许多亚洲投资者认为,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实际上这只是把有关预算和债务上限的争论推迟到明年初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曹永福称,问题还没有解决,两党在未来几个月将继续展开一波又一波的交锋。

前澳大利亚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沃里克·麦基宾表示,目前看起来,其他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似乎是更好的选择。麦基宾现在是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

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很快发生,但美国的风波正困扰亚洲。

韩国对美国16日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但决策者们亦持谨慎态度。韩国股市和债市往往容易受到美国资本流动变化的冲击。

韩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称,不确定因素降低预计将在短期内有助稳定金融市场,但财政危机尚未完全结束,只是赢得了一些时间,韩国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

美国暂时避免债务违约令市场稍获喘息。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结束政府关门并将维持运转至1月15日的议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述议案上签了字,正式结束了为期16天的政府停摆。

受美国达成协议的消息激励,亚洲股市走高,日本股市领涨,日经指数上涨1%,东南亚地区主要股指也取得相近涨幅。亚洲公司债价格也强劲反弹。但投资者对于美国政策走向的不安或将抑制亚洲市场的涨势。

受美国政治和经济动向影响,亚洲经济体和市场今夏以来一直表现不稳。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很快将收缩其宽松货币政策,亚洲市场在6月和7月大幅下跌。过去五年,美国的宽松政策令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充斥着大量廉价信贷。

美联储9月份宣布暂时维持其非常规货币政策不变,这一决定令投资者感到意外。美联储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是对美国经济复苏、特别是缓慢的就业增长感到担忧。

美联储维持宽松政策意味着更多资金寻求投向亚洲的高收益率资产,亚洲市场因此反弹。

而就在此时,美国政府因预算之争而关门,这再次挫伤了市场信心。债务危机可能会拖累美国的经济增长。在美国政府部分关门后,标准普尔将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2%。美国经济放缓也影响到了严重依赖于出口来支撑增长的亚洲的前景。

在美国政府关门前,亚洲采购经理曾越来越乐观地认为,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将巩固亚洲的经济增长。德意志银行驻新加坡的经济学家泰穆尔·拜格称,而现在,这种预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拜格说,这不可避免地对亚洲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亚洲出口商一直依靠对美国的出口来抵消全球其他地区需求下滑带来的影响。中国9月份出口出人意料地同比下滑0.3%,对欧洲和许多新兴市场的出口都出现下降。相比之下,9月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4.2%。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出口表现也不均衡。

亚洲经济体将密切关注美国政府关门造成的损害程度。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表示,美国达成债务协议对新西兰来说是个好消息。新西兰对美国出口许多产品,所以新西兰希望看到美国经济强劲,如果政府关门的话这一点就很难实现。

不过,瑞穗实业银行的经济学家维什努·瓦拉坦指出,久拖不决的预算之争可能会抑制亚洲私营企业的乐观情绪。

美国国会16日通过的这项议案实际上把政府举债权限延长到了明年2月7日,同时把众议院与参议院委员会结束谈判、就税项和福利计划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的最终期限定在12月13日。

对亚洲来说,美国货币政策也许是个亮点。许多观察人士称,谈判拖延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意味着美联储不会急于收缩其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

这将使美国收益率保持在低位,而新兴市场也将有更多时间为美国货币政策最终回归正常做准备。

瓦拉坦说,现在市场可能押注美联储不会在年内缩减购债计划。市场也许认为至少在12月中旬之前美联储都将按兵不动,这一因素可能会被提前消化,所以实际需求与市场反应之间也许会存在差距。(完)

[责任编辑:何舟]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