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航
首页 > 国际财经 > 美国 > 美国政府禁购中国信息产品昭彰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政府禁购中国信息产品昭彰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5月22日16:38分类:美国

核心提示: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签署了一项政府支出法案,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限制许多美国政府机构在本财年结束前购买与中国政府有关的公司的信息技术产品。

新华08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王建华 李丹 任沁沁)美国政府最新针对性制裁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出口的“恶之花”正在结出“恶之果”。

鲜明的例证之一是,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最近愤怒而又无奈地表示:未来海外业务增长点肯定是在发达国家,但绝不包括美国。

对于经常标榜自由贸易的美国来说,一家国际性大公司因其投资贸易环境恶劣而被迫作出如此表态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签署了一项政府支出法案,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限制许多美国政府机构在本财年结束前购买与中国政府有关的公司的信息技术产品。

这项法案规定,美国商务部、司法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政府机构,只有在咨询“美国联邦调查局”并由其确认采购不会带来“网络间谍”或“蓄意破坏”的风险后,才能购买中国政府“拥有、运营或补贴”的实体“生产、制造或组装”的信息技术系统。

稍微细读一下这项法案中的那些关键措辞就不难理解,这实际上等于禁止了美国政府诸多机构购买几乎所有中国本土公司的几乎所有信息技术产品。一直被美国政府猜测诬指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华为公司只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实际上,美国政府违背其法治精神的“有罪推定论”波及了几乎所有的中国本土信息技术公司及其产品,此前,后者普遍被缺乏证据地指控或受中国政府控制、或享受政府补贴。对此,只需翻一翻美方“双反”调查纪录或其他形式贸易限制措施就可以明晓。

在这项法案签署前,美国政府及一些公司和智库捕风捉影地合演了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指控“中国政府支持黑客攻击美国”的闹剧,渲染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卧底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舆论氛围。

美国主流舆论认为这项法案是美国政府首次采取的“真正反击行动”。然而,美国关于“中国政府支持黑客攻击美国”指控是多么的苍白,它没有任何一项称得上确凿的证据,充其量更像是好莱坞科幻电影剧本的剪辑。

因此,从本质上讲,美国的这项法案是冷战思维与贸易保护主义搅拌的混凝土,构筑了顽固的“政治壁垒”和“贸易壁垒”。

翻一翻冷战期间的世界历史,美国针对别国发动贸易禁运的事件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数不胜数。令人遗憾的是,冷战结束虽已20余年,但美方冷战思维的幽灵却又不合时宜地附上了中美贸易的肌体。

美方打开尘封已久的“冷战魔柜”,以“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来定义中国的正常商业行为,这不能不说是其犯下的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对于中美增进战略互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负能量”。

而从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层面上来说,美国的这项法案虽然并未明确违反《政府采购协定》,但是,剖开表面、察其内核,美国是在滥用该协定的“安全例外”条款,以法律手段歧视、限制、阻碍中国本土信息技术企业的对美出口业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表示,这是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在其重振国内制造业和实现出口倍增的战略背景下,这项法案的企图之一是借此保护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并限制中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美国政府机构的禁购行为将起到‘破坏性的表率作用’,对于更为庞大的美国普通消费者群体来说,谁还敢像往常一样自由购买中国的信息技术产品呢?”张汉林说。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达20%以上,其中,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另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其中80%以上的对美出口是包括美资在内的外资企业完成的。

信息技术产品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尖端产业,在经济竞争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的这项法案可以说是在贸易发展层面对中国战略性尖端产业的一次“斩首行动”。

美国的这项法案将造成更为广泛的贸易扭曲和干扰并伤及自身。与冷战时代不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信息技术产品及系统通常是由全球各地不同公司生产的零部件经过复杂的组装而形成的,要想调查其中的每个零部件是否由中国本土公司生产,或者中国本土公司最终组装的产品及系统是否包含别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都是很难的。

该法案也引起美国一些知名人士和商业组织的强烈反对。

据美联社援引美国国土安全部前高级官员贝克的分析表示,未来根据奥巴马政府对该法案不同的解读方式,该法案可能会在美国和世贸组织之间制造麻烦,因为世贸组织成员包括德国和英国等可能依赖中国技术制造信息技术产品的美国盟国。

美国贸易紧急委员会、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美国商会等11家商协会、社会团体在一封联合致函中指出,该法案设置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先例,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将造成重大国际影响并令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该联合信函说:“产品的安全性源于如何制造、使用和维护,而不是取决于由谁制造和在哪儿制造。”(完)

[责任编辑:王婧]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